穿成暴君外室以后 第116节(1 / 2)

七皇子对自己的妻子固然有感情,但这感情肯定抵不过对皇位的垂涎,对自身性命安慰的顾忌,甚至也抵不过对自己母妃和母族的感情。

所以七皇子捏紧拳头思考了半晌,对着坤宁宫内喊道:“今日是我对不住你,事成之后,必当百倍补偿你!”

七皇子妃在里头听了这话差点气的跳起来,补偿?补偿个鬼!她要是今天死在这里,身后的哀荣可跟她没有半点儿关系!

永平帝静静看着两个儿媳妇迥异的反应,听到外面撞门声越来越响之后,他自嘲地笑了笑,让宝庆公公扶着他去了院子里。

厉景琰等人和一众宫人此时都在十分吃力地顶着门板,见到他出来了,厉景琰立刻大喊道:“此处危险,陛下快回殿内去!”

永平帝摆了摆手,道:“无妨,朕就在这里陪着你们。”

宋瑶此时已经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了,她也想一起去帮着顶宫门,但是她的力气实在是不值一提,加上宫门平时看着宽敞,此时被厉景琰他们顶上,却是半个搭手的位置也没了。

眼看着那宫门随时就要被撞开,宋瑶也不准备继续待在殿内了——她是楚承昭的枕边人,四皇子和七皇子只要进了来,万万不可能放她逃跑的,估计着阖宫的人除了永平帝,她就是第二重点目标。

她一手拖一个,把被五花大绑的四皇子妃和七皇子妃一并拖到了院子里,然后朗声对着门外道:“圣上光明磊落,不会伤你们妻子的命不假!我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门破之时,我就一人给她们一刀,和她们同归于尽!”

然而外头的四皇子和七皇子却对她的威胁置若罔闻,撞门的人越发用力,厉景琰等人更是被撞得节节败退,眼看着那厚重的宫门就要倒下……

宋瑶艰难地闭了闭眼,这一刻她眼前突然闪现出楚承昭、两个孩子,还有赵颐宁、周嬷嬷、轻音飞歌等等。

要是自己被抓了,四皇子和七皇子是会留着她的命要挟楚承昭,还是会干脆结果了她呢?

不论是哪种结果,或许她都再也见不到那些她在乎的人了。

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吧。

宋瑶定定地看着自己手里的匕首出神——这是一把刀柄上都镶满了宝石的、好看的匕首。是楚承昭离京之前留着给她防身的,她开玩笑地说这样华而不实的匕首能有什么用,她又是个不会武艺的,怕是用来自刎还差不多。

当时楚承昭还嫌她讲话不忌讳,轻拍了她的嘴。

没想到她一语成谶,居然真的走到了这一步……

正当她出神之际,坤宁宫宫门最终还是被撞开了,叛军一下子和厉景琰等人缠斗起来,以绝对的人数压制把他们困住。

四皇子和七皇子同时冲向永平帝,四皇子更是冰冷地开口道:“弓箭队,射杀坤宁宫内所有人等!”

四皇子妃和七皇子妃在听到这话之后都绝望地闭上了眼,宋瑶更是浑身不可自控地打起了寒颤。

她朝门外看去,甚至能看到那冒着寒冷幽光的箭头已经对准了自己。

宋瑶闭上了眼。

半晌之后,数十支快箭齐刷刷地射出,然而目标却不是旁人,而是四皇子和七皇子等人。

不过眨眼之间,四皇子和七皇子身后的人就倒了大半。

四皇子和七皇子停留在了永平帝两步开外的地方,他们尚不明情况,就听喊杀声突然响起,他们下达着防卫的命令,然而却是身穿他们护卫衣服的人突然调转了方向,自相残杀起来。

四皇子和七皇子互相防备着退后,都以为是对方在最后关头放起了冷箭。

就在半盏茶的功夫里,他们双方的人数就又消下去大半,一时间坤宁宫内倒下的比站着的人还多了数倍。

到了这会儿,他们方才看清,为首斩杀他们手下的那个人居然是楚承昭!他们错愕地瞪大了眼睛,楚承昭不是应该远在千里之外,怎么突然出现在了皇宫里?而且还穿着他们手下私兵的衣服,显然是蓄谋已久!

楚承昭浑身沾满血污,他不以为意地对着四皇子和七皇子笑了笑,那笑邪魅到了极点,宛如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修罗恶鬼,他笑道:“四皇叔,七皇叔,是不是没想到我会出现在这里?”

四皇子和七皇子哪里还顾得上回应他的话,立刻就让人护卫着自己离开。

楚承昭自然不能给他这个机会,他轻点着跃起,眨眼之间就到了四皇子和七皇子跟前。

此时吃惊不已的宋瑶还来不及喘口气,就看到一个同样穿着叛军衣服的人往自己这边靠了过来,她紧了紧自己手里的匕首,然后就发现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做男装打扮的赵颐宁!

赵颐宁身上还算干净,方才场面虽然乱,但是楚承昭手下的人都有心护着她,倒也没让她染上血污。

一见到她,宋瑶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赵颐宁赶紧上前把她揽住,并伸手捂住了她的眼睛。

“阿瑶,不要怕,我们都在。”

宋瑶哽咽着点头,然后耳边就先后想起了四皇子和七皇子的哀嚎。

赵颐宁转头,便看到了四皇子和七皇子身首异处的场景,而楚承昭站在一边,面上是张狂至极和肆无忌惮的笑。

她想,楚承昭等这一刻应该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但是她并不想宋瑶看到这一幕,所以她捂住了宋瑶的眼睛。

“孙儿救驾来迟,请皇祖父恕罪!”

楚承昭带着人齐齐跪下,永平帝面上大喜,但是看向两个儿子的尸身的时候却又满是难过和不舍。

到了这一刻,永平帝才知道楚承昭一心离京平乱,并不是因为急着建工立业,而是引蛇出洞的布局,然后他便可以再最后关头将他这几个儿子一并斩杀,让身为皇帝的他为自己儿子求情的机会都没有。

或许,他这辈子不仅没有看透过自己几个年长的儿子,也没有看透过自己这个最得意、最喜欢的孙子。

原来他的孙儿,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杀父之仇。从来没有。

第145章

这一年的叛乱,史称三王之乱。

二皇子虽然及时醒悟,但到底也是参与其中,被永平帝治了罪,发配到了大耀的最北边,一辈子不得踏入京城半步。大皇子当时在殿上说要和弟弟共患难,永平帝干脆就让他们兄弟一起去了。只不同的是,二皇子是一家子被发配的,大皇子是只去了他一个,大皇子妃和嘉平县主并未受到牵连。

当然说是惩罚,但是换种角度,或许说是永平帝对他们的一种保护也不为过。

毕竟相比四皇子和七皇子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大皇子和二皇子起码还留了一条性命,北疆虽苦,但那处天高海阔,他们仍是自由身,也不用服役,虽不复昔日荣光,但在穷乡僻壤当个土皇帝已经很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