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暴君外室以后 第115节(1 / 2)

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的心态就变了,或许是因为母亲被废,皇家之中还出了个隆让,让他有了好胜之心,或许是看着兄长不成气候,他怒其不争,想取而代之……总之兄弟两人是越来越远,再也不复年少时的亲密了。

而且大皇子说的不错,他对永平帝还是有父子之情的。当年隆让还没出世前,永平帝和他们还是有过很长一段父慈子孝的时光。

“听哥哥的,今天的事就到此为止。让你们的人都散了,再传御医来为父皇诊治。若是事后问罪,哥哥同你一起担着。说句不怕让你笑话的,之前哥哥噩梦缠身是被人下药不假,但也是自己的心症,借着那药发了出来而已。咱们兄弟多,死了一个或许没有什么,但是老二,咱们可只有一个父皇啊!”

兄弟、父子之间昔年相处的点滴就在眼前,二皇子也迟疑了。

四皇子眼看着二皇子目光变得犹疑起来,立刻从他身边走开,退到了七皇子身边。

他压低声音道:“老七,咱们可都是独一个,今日事已至此,是生死是死,咱们可就一条命。咱们的母妃也就咱们独一个!”

七皇子虽然没有回应,但看向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眼神也满是戒备。

不等大皇子继续游说二皇子,四皇子和七皇子一个对视,同时对身后的人打了进攻的手势。

霎时间,他们的人便和厉景琰等人动起手来。

大皇子见状怒目圆瞪道:“老二,老四他们这可不只是清君侧,这是要造反谋逆了!你还速速让你的人帮忙抵挡?将功补过!”

这振聋发聩的一声怒吼,终于让二皇子清醒了过来,下令让他的人帮忙抵挡四皇子和七皇子的人。

厉景琰等人本是势单力薄,此时有了二皇子部下的相助,虽然人数上依旧不占优势,但好歹有了一战之力!

太和殿内本就显得拥挤,此时他们动起手来更是乱做了一团。

武将们加入了厉景琰等人的队列,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四散逃开,也有一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站成一排抵挡在了永平帝等人身前。

宋瑶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在见到第一滩血的时候就吓得闭上了眼睛。

李皇后死死拉着宋瑶的手,发现她吓得浑身战栗、唇色煞白的可怜模样,又是无奈又是心疼道:“你这孩子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圣上和本宫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你回来又能改变什么呢?”

耳边喊杀声和惨叫声不断,宋瑶依旧不敢睁开眼,甚至说话的时候都带着颤音,“妾身也不知道。只是今日出宫的时候,听到年长的太监教训小太监,说他们这些人不用讲忠义,因为妾身这样的上位者,事发之前肯定都会独善其身。更说妾身今日躲开的话,会连累娘娘和圣上……而且妾身是他们的靶子,就算出了宫怕是也出不了城,无端拖累暗卫们护送两个孩子……”

宋瑶此时的害怕是毋庸置疑的,可她并不后悔,她帮着宝庆公公拖延了时间,让他有机会去找到了厉景琰等人,给帝后争取了一些赢面。

她对帝后也说不上什么感情,但他们楚承昭的祖父母,是自己两个孩子的曾祖。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就这样让人害了。楚承昭幼时就没了父母,差点从里到外黑化了,若他不在京城时,再失去两个挚亲,难保性子又偏了去……她怎么舍得他再受到那样的痛苦。何况那龙位,更是本该属于楚承昭的东西。

宋瑶也不是自大,并不是觉得自己一人就能力挽狂澜,挽回局面。只是为了楚承昭,她到底还是想尽自己的一分力——而且就算她成功出宫去,她目标那么大,很难躲过后续的搜捕,没得拖了自己两个孩子的后腿。

她正胡思乱想着,李皇后压低声音同她道:“一会儿必会有人护送圣上离开这太和殿,你就紧紧跟着圣上。虽说圣上眼下也是……但总归是比旁的地方安全些。”

“那……您呢?”宋瑶睁开了眼,不敢看台阶下那血红的地砖,只是看着李皇后,“您不一起走吗?”

李皇后温柔地伸手替她将额前碎发挽到耳后,“这殿上比得有主事的人。除了本宫,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娘、娘娘……”宋瑶有心再劝,可李皇后说的又确实没错,她喉间像堵了一团厚重的棉花,噎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什么也做不了,说不出,只能急地直掉眼泪。

李皇后又轻轻用帕子帮她拭了拭,对着她弯唇笑了笑,“你是个好孩子,过去……过去是本宫看走了眼。”

从最开始,李皇后对宋瑶就不是很喜欢,即便是后来对她态度改善了许多,但归根结底并不是打心眼里就认同、喜欢了她这个人,而只是念着楚承昭和两个孩子的面子,对她爱屋及乌罢了。

直到这一刻,看着宋瑶害怕到浑身战栗,却自始至终站在她身旁没有退缩半分,李皇后才真正的、彻底地对她改观了。

第143章

不久后,厉景琰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提着剑冲到了永平帝的身前,让宝庆公公等人扶着永平帝先走。

李皇后适时地推了宋瑶一下,让她挨到了永平帝的另一边。

宝庆公公自然明白了李皇后的用意,道:“宋侧妃,可不好耽搁的,快和奴才一道扶着圣上离开。”

宋瑶哽咽着应了一声‘是’,便和宝庆公公一人一边扶起了已经站不住的永平帝。

厉景琰和赵武全、陈新年三人将他们围住,一路拼杀出了太和殿。

然而殿外也是叛军,见他们拼杀出来,立刻就齐齐围攻过来。

厉景琰的佩剑上、脸上满是鲜血,此刻他也知道凭他们几人,想带着永平帝杀出宫去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偌大的皇宫,一时间他还真不知道要带着永平帝去往何处。

“往坤宁宫去,”宋瑶见他止步不前,出声提醒道:“皇后娘娘把福王妃和二皇子妃几个都押在了坤宁宫,去她们那里。”

厉景琰立刻明白过来,正要回应,可就在他分心之际,冷不丁人群里就射出一支袖箭,直奔永平帝而去。

电光火石之间,厉景琰来不及多想,就已经以身体挡了上前。

然而他预想中的疼痛却没有到来,他给永平帝挡了,赵武全也给他挡。

不过赵武全的位置优于他,没有用自己的身躯,而是伸出了自己的胳膊,挡下了那一枚小小的袖箭。

他们二人共事经年,龃龉颇多,厉景琰倒是从来没想过赵武全居然会为他挡箭。

赵武全吃痛地闷哼一声,然后将袖箭露在外面的箭羽直接折断,见厉景琰奇怪地看着他,他哼声道:“别拿那种恶心的眼神看老子,老子就是不想再少个人罢了!”

说完几人也不再停留,一路奋力拼杀,将永平帝从前朝带进了后宫。

四皇子等人一共带了数千人入宫,主力都放在了把手宫门和前朝,后宫倒是还没来得及分人过去。

厉景琰等人明显察觉到入了后宫之后受到的阻碍变小了,一路也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在李皇后贴身老嬷嬷的镇守下有条不紊地开了宫门放了他们进去,后头追兵赶到,因为顾忌着里头有四皇子妃和七皇子妃,一时间倒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将坤宁宫团团围住。

短时间内叛军是不会进来了,但他们也别想出去。

永平帝在大殿之上吐血之后神志就有些混沌,若不是一股气撑着,此时怕是已经晕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