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暴君外室以后 第114节(1 / 2)

永平帝虽然早就知道二皇子等人还有隐藏的势力,却没想到他们能收买到黄筹。甚至他见到二皇子等人堂而皇之地带着人带着兵器入宫,都以为他们是寻了别的暗道或者用了其他方法,绝对没想过黄筹居然会背叛自己。

黄筹的面上也呈现痛苦之色,他在永平帝面前跪下,红着眼睛道:“圣上,罪臣对不起您!”

“好,好得很!”永平帝踉跄了两步,差点直接仰倒。幸好后面有人及时把他接住。永平帝转头,就见到了身着袆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的李皇后。

“皇后,你怎么在此?”

李皇后扶着永平帝坐下,一手替他背后捋气,一边从容不迫道:“宫中出了此等大事,臣妾与圣上夫妻一体,自是应该共同面对的。”

他们二人从前也是恩爱非常,但自从隆让太子的事后,李皇后闭宫不出,彼此的关系一度陷入冰点。就算是后来楚承昭恢复身份,李皇后打开了坤宁宫的大门,夫妻之间到底是不比从前了。

是以永平帝也没想到在这种危急关头,李皇后居然愿意来到这大殿之上同他一起面对。

见到永平帝面色缓和了一些,李皇后看着二皇子等人冷冷地道:“什么忠孝礼义本宫也不和你们多说,反正今日你们做出这样的事,也把那些都抛在了脑后。本宫只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皇子妃、母妃还有冷宫的那位选侍可都在后宫。你们做事之前也掂量掂量,看看是你们的动作快,还是本宫的人手里的刀子快!”

李皇后此话一出,二皇子和四皇子、七皇子面上得意的笑容都是一滞。

第141章

永平帝听到李皇后的话,面上的神色也是不由一松。

他这几个儿子虽然大逆不道,但还不至于灭绝人性。肯定不会把后宫里的那些个亲眷置之不顾。而且就算退一万步说,即便是他们已经坏到了骨子里,被权欲迷了眼,不惜牺牲被牵制在后宫的亲眷,但文官百官在场,他们真要做出这么冷血的事,今日就算真的打着清君侧的大旗夺了权,顶着这种名声也会被史官记下,遗臭万年。

是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走那到那一步。

殿内一时陷入僵局。

二皇子和七皇子都是面色铁青,尤其是七皇子,是个什么都写在面上的直肠子,此刻更是喘着粗气,握紧拳头紧紧盯着李皇后,恨不能扑上去活撕了她。

七皇子是练武之人,又参过军,上过阵,身上的威压说是能吓哭小孩儿也不为过。

可李皇后依旧那么淡淡然然的,对七皇子摄人的气势熟视无睹。

就在局势越发僵持的情况下,四皇子突然轻笑出声道,“父皇和母后不必如此,儿子们此番前来也并不是欲行不轨之事,而是实在担心外头那愈演愈烈的流言坐实,只要父皇和母后交出东宫的那位宋侧妃来,此事也就结束了。”

在场的大臣闻言都不由跟着松了口气,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说明二皇子他们尚存着几分善念,情况并没有糟糕到必须兵戎相见的地步。现下帝后交出宋侧妃也能暂且稳住局面,等之后太孙楚承昭班师回朝,自然能轻易解决这件事。

然而李皇后却没有顺着四皇子的话说下去,而是依旧冷冷地道:“宋瑶乃太孙侧妃,上了玉牒的命妇。岂能因为外头一些没有证据的流言,本宫就把她交到你们手上?这传扬出去,圣上和本宫可还有半分威信?况且现下太孙正在前线浴血杀敌,平定内乱,他日他从前线回来,你让圣上和本宫如何面对他?”

……这似乎说的也没错。怪力乱神之说古来有之,但大多都是空穴来风,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二皇子几个明显是借了宋瑶当筏子而已,帝后若是这么轻易就把宋侧妃交出去,帝后的威信受损不说,恐怕也会寒了上阵杀敌的楚承昭的心。

二皇子嗤笑出声,“不过一个小小东宫侧妃,怎么到了娘娘口中就如此金贵了?娘娘方才不是还拿着福王妃和儿子们的皇妃作要挟?她们可也是上了宗牒的女眷,娘娘以她们为人质要挟儿臣们的时候,可有过想过她们的身份?”

李皇后同样嗤笑道:“本宫何曾以他们为人质了?本宫身为大耀的皇后,留她们在宫里本是很平常的事。本宫也确实派了人寸步不离地守着她们,但那都是伺候的人,又并非什么穷凶极恶的歹人。只不过今日你们突然带兵入宫,本宫怕刀剑无眼,提醒你们几句罢了。”

“你、你……”二皇子又被气的不轻,‘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话来。

这时候还是四皇子面色不变地接过了话茬,道:“儿臣想娘娘也是误会了,今日儿臣们让您和父皇交出宋侧妃,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要将她怎样。只是儿臣们请了她家乡的故人来和她对质而已,若证实外头那些流言真的是空穴来风,儿臣们非但不会对他怎么样,甚至还会在人前对她赔罪。”

说罢四皇子一挥手,她的手下便带了几个衣着朴素的百姓。这几人战战兢兢,低垂着头,半眼也不敢乱看的样子。

李皇后抿唇不语,久久没有做回应。

四皇子见她如此便乘胜追击道:“娘娘为何不做回应?难不成是不敢让宋侧妃上殿来……还是说,宋侧妃自知理亏,不敢和故人对质?”

四皇子既不占嫡,又不占长,却能成为夺嫡的中坚力量,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早就看穿帝后对宋瑶的爱屋及乌,料想到事发之前,帝后肯定会想办法将宋瑶和那两个孩子送出宫。他也并不准备阻拦,相反,帝后的这种做法正中他的下怀,让他有的放矢。

此时殿内便有不明情况、立场不坚的大臣出言劝道:“圣上,娘娘,请恕微臣多言。几位殿下既然说此行只为和宋侧妃对质,不若就请宋侧妃移步太和殿。这大殿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微臣等人必不会让宋侧妃吃了哑巴亏!”

又有人附和道:“这怪力乱神之事本就没有实证,只要宋侧妃出来和故人对质,澄清流言,微臣倒要看看,几位殿下对今日带兵入宫之事如何辩解?!”

四皇子伸手碰了碰二皇子的的手臂,二皇子此时也发现了李皇后神色很不对劲,一时间怒火也消下去了,负手笑道:“几位大人说的不错,娘娘只管请宋侧妃上殿来,若证明外头的流言真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儿臣几个立刻让人退下不说,还会在这殿上公然负荆请罪,但凭父皇和娘娘处置!”

话说到此,帝后却迟迟不能有回应。

李皇后自然知道这是四皇子的攻心之术,但无奈宋瑶已经被他和永平帝送出了皇宫。现下宋瑶不出现,反倒成了他们的筏子……

“父皇和娘娘为何迟迟不做回应?难不成真让四弟说中了,那位宋侧妃自知理亏,早早地就躲起来了?”二皇子说着便皱起了眉,故作为难地道:“那可就难办了,儿臣们既冒天下之大不韪带兵入了宫,可不能空手而回。便是父皇怪罪,儿臣们也不得不为了!来人呐,阖宫搜查宋侧妃!”

“朕看谁敢在皇宫造次?!”永平帝扶着李皇后的手用力地拍着龙案,他脚步踉跄,脸色青白交加,显然是气的不轻。

李皇后用力的扶着他的肩膀,这才没让永平帝轻易倒下。

他们二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二皇子此举搜查宋瑶是假,趁机救出被困在后宫的福王妃等人、掌控整个皇宫的守卫才是真。届时只要他们把永平帝和朝臣隔开,随便使个什么法子让永平帝驾崩,弄一份假圣旨出来,皇位便岌岌可危了。

再看这朝堂之上,虽平时看着不少都是忠心耿耿的,但到底谁也没长个铁脖子,怕是到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敢反抗的也是少数,便是有那等不怕死的,力单势薄,也不是二皇子等人的对手。

眼看着二皇子等人带来的侍卫便要抽刀四散开来,众人面色都很不好看。

正当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道清越的女声——

“谁说我不敢上殿与人对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宋瑶头梳高髻,身着艳色迤地宫装,不徐不疾地进了殿内。

她面不改色地经过了二皇子身边拔刀的侍卫,而后拾级而上,一路到了永平帝和李皇后的身边。

“几位皇伯、皇叔既信誓旦旦,此刻便让那些故人来和我对质便是。”

宋瑶目光清朗,面无惧色,显得很是磊落。相反之下,倒是二皇子他们带来的那几个百姓举止畏缩,显得很是心虚。

“你这孩子怎么回来了?”李皇后忧心忡忡地望着她。

宋瑶握住了李皇后的手,同样低声道:“娘娘放心,两个孩子现下已经安全了。既然他们拿我做筏子,若我躲了去,矛头岂不是直指圣上和娘娘?妾身微末之身,便是担上恶名也无妨,但万万不敢连累您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