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2 / 2)

gu903();谢成韫一激动,险些吐血。

好在她的脸因为激动而潮红,落在唐肃眼中,成了女儿家的娇羞。他探身向前,伸手点了点她脸上的酡红,笑道:“红脸如开莲。”

谢成韫硬生生忍住了一把将他的手拨开的冲动。

“让你在这清静之地修身养性也好,我母亲也是个信佛之人,等三年后你过了门,婆媳相处起来自然会多几分融洽。”唐肃正色道。

正说着,响起三声不急不缓的叩门声,他道了声“进来罢”。门被推开,进来一个长得颇为精神的丫头。

丫头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进来先朝唐肃施礼道:“公子”。然后规规矩矩,站得笔直。

唐肃对谢成韫道:“虽说此乃佛门之地,但让你孤身一人住在这里我还是不大放心,这丫头名叫舞月,会点儿功夫,我把她留下陪你。”

舞月朝谢成韫福了福,“奴婢舞月,见过谢小姐。”

前路何止坎坷,简直是荆棘丛生!谢成韫在心里默默地问候了一声唐稳。

唐肃留下了这么个碍事儿的丫头后便离开了,而谢成韫对着那个硕大的“禅”字一时愁肠百结。

一愁便是整整两日。

这舞月简直是一只凶猛的拦路虎,眼神好,耳力佳,还身手敏捷,她走哪那丫头跟到哪,亦步亦趋,她只能老老实实地诵了两天的经。

谢成韫盘腿坐在蒲团上,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捻着佛珠,一边心不在焉地念着地藏经,一边偷偷观察两个丫鬟。

元冬正坐在角落抱着个针线笸箩一脸恬静地做女红,舞月像个门神威严地守在门口……

有了比较,似乎还是元冬那丫头可爱些。她眯了眯眼,成算在心:我不能就这么等死,算计?谁不会!

……

元冬手持一把团扇,蹲在禅院角落的一只红泥火炉前不停地扇风,炉子上架着个砂锅,正在往外冒着热气。她最后再使劲儿猛扇了几扇,掀开砂锅的盖子,将砂锅内已经炖得浓稠的粥倒入了碗中。

元冬拿托盘端着这碗滚烫的粥往回走,一路脚步飞快。小姐说,要趁热。

进到禅房内,只有小姐一人在,舞月不知道去了哪里。她端着托盘对谢成韫道:“小姐,粥好了,还热乎着呢。”

谢成韫说:“端过来罢。”

元冬双手小心翼翼地捧了碗,送到谢成韫面前。碗中不断有热气袅袅上升,谢成韫伸手接碗,深吸了一口气,故意将手一偏,一整碗滚烫的粥全洒在了她的手臂上。

嘶!她疼得眼泪都出来了。

元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愣在当场。

谢成韫咬牙呵斥道:“还愣着干嘛,快去打盆冷水来!”

元冬这才醒过神,拔腿就往外跑。

谢成韫掀起袖子,手臂上一大片触目惊心的红肿,一阵阵钻心的疼。元冬飞快地端了盆冷水回来,用手帕浸了水不停地往她手上的伤处淋水,边淋边哭,泪雨滂沱。

“哭什么!”

“奴婢,奴婢该死,呜呜呜呜……”元冬扑通跪下。

“我又不曾怪你,快别哭了!”谢成韫不耐烦道。好不容易把舞月支开,再不进入正题,今日这罪就白受了。

“今日之事,若是……若是被唐公子知道……”元冬哽咽着,支支吾吾,“奴婢就是有九条命也保不住了呀!”唐肃有多狠,她是最清楚不过了。只要一想到唐肃那双足以将她凌迟的眼眸,她就瑟瑟发抖,忍不住哇的一声又大哭起来。

“你起来,我不告诉他就是了。”谢成韫忍住手臂的剧痛。

元冬眨着泪眼,将信将疑,“可是,有舞月姐姐在,唐公子迟早是会知道的。”

“你放心,我会瞒着她的。”

“可是,小姐手上的伤要如何是好?不敷药只怕是会恶化,一时半会儿上哪去找烫伤药,还不是要找舞月姐姐,那唐公子岂不是迟早会知道?”元冬越想越绝望,又失声痛哭了起来。

还挺有条理,谢成韫心里有些好笑。“这样罢,我听说这伽蓝寺里有一个和尚,会些歧黄之术,你去找他求点烫伤膏来。”

“和尚?”

谢成韫点头,“你找人打听一下就可以寻到此人了,记住了,他的法号叫做虚若。”

元冬飞快地用手背抹了把眼泪,“好,奴婢这就去求药,小姐等着!”冲到门口,回过头朝谢成韫感激地一笑,“小姐心肠真好!”

谢成韫催促道,“快去快回!”

元冬前脚刚走,舞月后脚就回来了,两人堪堪错过。谢成韫收回笑容,不露声色将衣袖放下,暗暗在心里盘算下一步。

这位虚若师父,正是谢成韫费尽心思前来伽蓝寺的动机。前世,因唐楼之故,谢成韫曾与虚若有过一面之缘,依稀记得是个年轻的和尚,好棋成痴,无心武学。

虚若出身皇族,是天家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护国僧。所谓护国僧,乃是钦天监观星象之后从皇族之中指定的护佑国祚的僧人。每一代护国僧均为两人,分别是文僧和武僧。

虚若是钦定的武僧,练好功夫本是其分内之事,奈何他无心于此,只好走了条省时又省事的捷径——练无相神功。唐楼还曾因此笑言,他这是把常人筑基练功的时间都省下来下棋了。

前世,虚若将唐楼引为知己。

虚若啊虚若,总不会连你也消失不见了罢。

第8章(八)

“小姐,为何你会知道伽蓝寺有个叫虚若的和尚啊?”元冬边替谢成韫上药边问。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