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6(1 / 2)

奋斗在晚明 一袖乾坤 1984 字 8个月前

个念头。

“我吃好了,今天要出门一趟,午饭的时候再回来。要是老爷问起你便这么回。”

宁修用帕子擦干净嘴角,又洗了遍手沉声嘱咐道。

“少爷,带我一起去吧”

小萝莉突然的发声让宁修有些手足无措。

带她一起去

他今日要去绸缎铺买些布样,好研究一下明代百姓喜欢什么样式的布,为大举进入织布业做好准备。倒是可以带着小萝莉一起,正好给她扯一匹布做件新衣裳。

一番计较后宁修点头道:“好吧,不过你要保证得听话。”

小萝莉立刻点头道:“奴婢一定听少爷的话。”

“你啊”宁修刮了刮小萝莉的鼻头,爱怜道。

于是乎一主一仆二人出了府宅,往江陵最大的绸布店惠昌堂去了。

此时宁修高中解元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江陵城。

惠昌堂的掌柜见宁解元来了,立刻满脸堆笑的迎了过来。

“哎呀,宁解元驾临小店,真是令小店蓬荜生辉啊。不知宁解元是来买布还是做成衣”

其实他也就是一问,在他看来宁修肯定是来做成衣的。

以宁家现在的地位,买布肯定是交办给下人们的。做成衣就不一样了,虽然也可以提前量好尺寸交给下人去定制,但在绸布铺子贴身量的尺寸肯定和自己量的不一样。

别看这只是细微的差异,但到了衣裳上肯定会放大。

宁修却和声道:“我是来买布的。”

“啊”

惠昌堂的老掌柜直是惊的目瞪口呆。

“宁解元亲自来买布”

“怎么,不行吗”

宁修蹙眉不悦道。

“啊,啊,当然不是。”

老掌柜连忙摆手:“不知宁解元准备买什么布”

只要宁修来到惠昌堂,就是对惠昌堂最好的宣传。将来说起来解元郎都来咱家,证明咱家的东西好啊。

至于宁修是来买布的还是定制成衣的,却是不甚重要了。

“我要买的是布样,你这里主流的棉布各给我拿些来。”

老掌柜直是傻了眼。他坐堂这么些年还没见过只买布样的。

不过宁修既然说了他也不能拒绝,连连应道:“小老儿这便叫人去取。”

说罢沉声冲身旁小伙计吩咐了几句。

很快那布店的伙计就把时下最为流行的布样取来,摆在柜上。

宁修定睛瞧去,一共是十七种。有的浓艳有的清丽,不一而足。

老掌柜见宁修身边跟着一位“丽人”,便谄媚道:“宁解元这位红粉最适合穿颜色清丽的,这样愈发能衬显出冰肌玉肤。”

宁修夹了他一眼道:“与这位姑娘我会另定制一套成衣,其余布样却不是为她而买。”

宁修的语调有些冰冷,老掌柜直是尴尬不已,连声称是。

宁修也不与他计较,将十七种布样悉数买下,又替飒飒扯布定制了一套衣裳,这才和小萝莉一起出了铺子朝家走去。

“少爷,你买那么多布样做什么啊,莫非少爷也想开布店”

一出绸布店,飒飒便冲宁修娇声道。

宁修稍稍放缓了步子笑声道:“你猜对了一半,少爷我是要开织布作坊啊。”

在南京时,飒飒一直被安置在魏国公别业,自然对宁修与徐小公爷合计开办织布作坊的事情不知情。至于宁修发明飞梭织布机的事情,小萝莉自然就更是蒙在鼓里了。

这些事说与她听倒也没什么,宁修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小萝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道:“少爷做的那飞梭织布机倘真有这么厉害,只需要一人就能织布”

宁修微微颔首:“当然,不然为何徐小公爷抢着和我合作呢”

徐怀远虽然贵为勋臣,家财万贯,可谁也不会嫌赚的钱多。

有这么一个优质资源摆在面前,徐怀远若是不想吸纳,那才真的见鬼了。

“少爷真厉害”

小萝莉往宁修身上一靠,由衷的赞叹道。

宁修满是爱怜的了下小萝莉的脑袋,二人结伴往自家府宅走去。

回到家后宁修和家人一起用了午饭,之后便回到自己房间小憩。

一觉醒来,宁修便在屋中研究布样。

据那老掌柜说,卖的最好的是松江的三梭布。

正所谓蜀锦苏绸松江布,这都是大明最顶尖的东西。蜀锦苏绸就不用说了,松江棉布能够和这两样东西并列,足以见得其品质之高。

除了松江布之外,其余棉布销量都差不多,无非是因为纹理图案不同而稍有差异罢了。

宁修不由得蹙眉凝思。

他确实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些。

纹理图案固然重要,但于棉布而言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松江三梭布为何能够大卖就是因为它的品质高出其他地方产的土布一个档次。

所以即便他有了飞梭织布机,要想彻底占据布匹市场,还得在品质上下功夫。

宁修决定写一封书信,叫人送到南京魏国公府。

他铺纸研墨,略一思忖后挥毫疾书。

很快一封信便写好了。信的大意是叫徐小公爷多从松江雇佣些织布的织工来,一定是有织造松江布经验的。并叫徐小公爷与他们签订长约,然后让他们熟悉飞梭织布机的使用方法,慢慢上手且把松江三梭布的织造要领告诉其余南京本地织工。

说白了,宁修要模仿松江三梭布

扩张市场最好的方式便是模仿。宁修有了飞梭织布机,生产效率上高出同行不少,若是与他们生产同样优质的布匹,焉有不一骑绝尘之理

写好信后宁修将信纸送入信封,又用蜡油封了口这才唤来亲随,叫他立马去一趟南京,务必亲手把信件送到徐小公爷手中。

宁修刚想合上屋门,小萝莉便来到屋前,手中捧着一只木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