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0(2 / 2)

地仙正道 新叶道君 2267 字 8个月前

女子开口问。

“不能,那一纪元其中牵涉到的厉害人物太多,给真相笼罩上了重重迷雾,我也只能自天地自然之中得知一些不隐秘的事情,从旁推断一二。”

“毕竟我得道太晚,只是最近几年刚刚跨过门槛,步入天神之道,想较于那些得道数十个纪元的古神大圣,不过是蹒跚学步的婴儿。”

“天神之道,又叫做天仙大道,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得道只是开始,太乙之境不过中流,大罗天神才能号称帝君,开一方仙界。混元则是穷究大道,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超脱了。”

“以仙道而论,天仙,太乙天仙,大罗天仙,都是天仙阶段的不同层次,可以简单划分道行深浅。

在佛门,初地菩萨,二地菩萨八地菩萨,等觉菩萨,妙觉菩萨之后究竟涅槃。

在而今神道,地祗往往以爵位划分,男,子,伯,侯,公,王,帝君。不过神道混乱,历代人王乱封神爵,导致各种称号贬格。在过往几个纪元帝君只能尊给太乙之境的天神,而今区区一人间王朝太祖就敢以某某帝君自居了”

“君侯已修成正果,位列天神,何不自领王号,去旧朝名位莫非还是念着公主的情分”

女子沉吟着,半晌忽地冒出这些话。

“其实当年,以您的本事,完全可以不管姜国,独自逍遥自在的,还是因为放不下公主吗”

“公主未必愿意见到您为她蹉跎岁月”

男子转过头来,不再折腾那潭水。

“小玉,你还是不懂”

“光誉公这名位因姜国而生,假若姜国当时气数有一元,那么总计耗去姜国一角七分四厘气数,才在冥土为我造出这尊位。”

“尽管姜国国小地薄,这点远远不足以支撑这等名位,可至少给予我容身之所还有立足之根,使我不必以普通生魂之身驻留。”

“凭借这名位,我直接凝聚元神,踏入神道,而且直接拥有相当于人间散仙二百年道行的神力。”

“姜国失去这份气数,便有两年大灾,一年旱一年涝,都是受我拖累。岂有不回报之理”

“仙道清静逍遥,佛门忍辱解脱,神道靠的就是德与行啊”

“道之显化运行于世,便是德与行,神与道同,神也有德行。任何一位神,都会有自己的德与行。”

“失德之神堕神位,可不仅仅只是说说。大道无善恶,德行也无善恶,只有人心有善恶。因此神无善恶,以人心判断的恶神,其实也是遵从自己的德行,那是人心所以为的恶德。”

“世间的恶神,灾神,祸神,只需遵守自己的德而不违背,就能不离于道,不堕神位,不失天眷,毁誉不能加其身。”

“你可是明白了吗这就是所谓的神道,其实说破了一文不值的。”

小玉点点头,似乎听明白了,又好似不明白。

一时间场面有些寂静。

这里并非会有人轻易经过的地方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地。

这次周让来到这里,也不是毫无目的,并且还是拉上了小玉当年姜国公主身边的女官。

良久,还是小玉打破了尴尬。

“听说这三生石可以唤回亡者之魂,不管是否被幽禁着呢”

“啊,这是真的,我试过,可惜只勉强唤回了一半。”

小玉试探着问。

“是公主殿下”

“不错。”

周让抬起头,有些怅惘地触摸着三生石。

“生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归于肉身,死后也随肉身而亡。三魂之中,天魂长居虚空,是一点性灵本身,也就是佛家所说佛性,仙人所谓真灵。地魂则是天魂之倒影,长居于冥土,所谓冥土有籍,便是地魂归于地。命魂才是居于身,死后入冥土凝聚鬼身,转世时也是它转世。”

“小葵她当年跳进了剑里,那应是一柄鬼剑,她的命魂被囚禁于其中,与众多死灵为伴”

“后来我想方设法夺取几块三生石碎片,再熔铸成这块大些的,拿着她的旧物为引,召回她的命魂,可惜未尽其功。”

周让放下手,走出几步。

不远处影影丛丛,隐约可以听见甲片碰撞的声音,那是换班值守这处的阴兵鬼将。

这里每时每刻都有超过五百精锐的阴兵鬼将看守,甚至还有五位在职鬼神随时监控。

即便是阴司之主亲临,也不会放松警惕。

“做法需得三月,可我连三月都没有,姜国太弱了太弱了,面对五国鬼神,连三月都撑不下。我不得已中断这术,以随身承影剑载着她,投入池中,令她转世成人,随后封闭这里,进入长眠。”

“池水一次用去九成,几乎见底,毕竟她只有一半命魂,另一半多半还在鬼剑之中,全靠着承影剑与池水补足。”

“你知道的,池水有限,供应许多,而且池水可以疗伤,每次大战都会消耗许多。我私心作祟,几乎废掉此宝,以至于兵败之际无水可用”

说到这里,他就很是内疚,于他而言,这大约也是唯一的一次公器私用吧。

“前不久,我终于苏醒,也是缘分遇合,那时就有所感应,承影剑先我而生,必定伴随她的命魂转世而来果真如此,果真如此”

他又走了几步。

“现在,我想唤回她的过去,属于那一世的前尘往事,你可愿去一趟昆仑之巅”

不知为何,她莫名有些心酸,带着些颤音,艰难地答道。

“君上但有所命,不敢推辞”

“既然这样,我给你印信,你就替我往昆仑琼华派一行,取回那柄剑。”

被父母骂了,郁闷,不开心

荀家。

书房里,荀或拆开信封上的火漆,取出信纸,阅览过后,皱着眉头,拈着胡须,想了想,对外面唤了一声。

“去偏院唤周迅来,就说老夫有事问他。”

仆人领命而去,到周迅常住的僻静小院里,见到周迅。

自花朝节过后,周迅便一直住在这里,读书,练字,做题。

县试过后就是府试,题目难度还要更上一层。

县试大多考的是记忆,只需熟背经典、基础扎实,便十拿九稳。

到了府试,则会增加作文,即根据经典之中摘出的一句或者一段话,作为题目,应考者以此题目立意,破题,阐述,作文。

这就极其考验功底了,不是对于经典内容涵义熟悉之人,多半都会落榜。

科考经典,有十三本必考之经,二十六种常考典籍,三百多本前人参考著作

要想过得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生员,取得秀才功名,这其中十三本本书必定都是要背诵下来的,而且都要能理解其中涵义非如是,则不成生员,不得功名。

秀才虽说只是科举的最低功名,也不是那么轻忽的,必定都有非凡的记忆力。

周迅自老师手上获得了往年府试试题与前十考生答题集锦。

这可不比外面的书店之中所售版本,每一篇都附有老师亲笔点评,这是只有亲传弟子才能有的待遇。

周迅每天固定做一张试卷,破题十来次,反复琢磨,而今也有两个月了。

“练笔如练剑,都要锻炼腕力,眼力,都讲究精准稳,难怪王子能成剑客。”

此世读书人中有个流传的趣闻,前朝太师有个小儿子王明之,平时酷爱书法,在庭院中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