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1 / 2)

地仙正道 新叶道君 2249 字 8个月前

上面高高地插着一截柱香,烟气袅袅,弥漫殿堂内外。

殿中挂着祖师画像,共计十七幅,只有历代修成纯阳天仙、飞升仙域而去的大能,才有资格在祖师殿堂留下画像,受后人香火供奉。

殿中有一巨大的青铜鼎,高一丈三尺三寸,长宽各七尺。

这鼎历经多年,与玉清道并存,是初代祖师收集天下战场兵戈之器,融铸而成,作为玉清道的道统象征,乃至镇压这方圆五百里地脉,是一等一的镇压大教载运承道之器。

当然,最初时这鼎远不是这般模样,仅仅只是件不错的宝物。

后来经过玉清道历代高人重锻、祭炼,真正脱胎换骨,与玉清道密不可分、荣辱与共,成为而今这般模样。

童子双手合十,给这鼎鞠躬行礼,并且默诵经文,祈福祷告。

随后,这鼎震动起来,隐隐有神光透出。

鼎身之上,刻画的种种神兽图案仿佛活了一般,在鼎身四处游走,发出阵阵吼声,压下鼎中动静。

一会儿,鼎中动静消退,鼎身图案也自行恢复原状。

童子看得目瞪口呆。

随后,跑了出去,大喊大叫。

“鼎活了,鼎活了祖师殿的鼎活了”

片刻之后,能来的长老都到了,大约有三十多人,个个都是一群鹤发童颜的老道士。

掌门唤来童儿,仔细地盘问究竟,待听到鼎中冒出神光时,周围的长老都是精神一振。

问完之后,掌门手指轻弹,一点灵光没入童子额前,那童儿大喜过望,泣如雨下,当场拜倒在地。

“弟子谢过掌门真人恩典”

“你看守祖师殿有功,这是你应得的。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玉清道外门弟子,待修道有成,便可转入内门,传授后续上乘道法。你自去吧”

大袖一挥,那童儿腾云驾雾一般,已被其送至山脚下。

从半山腰的祖师殿一下就来到山脚,这童儿原地再拜两下,就寻管事去了。

当了好几年烧火童子,而今可算是被列入门墙,得以修行,怎能不欣喜

玉清道的外门弟子虽多,可也不便宜。资质普通乃至于愚钝之人,入门少说也要上千两白银,以后每季度还得另外再交学费。

这童子没钱,只能卖身进来当杂役,这次可算是一桩仙缘,一步登天了。

长老们也不在意区区一烧火童子的心思,只是激动地围着殿中的大鼎。

“掌门,可是那颗灵珠”

一个长老忍不住问道。

“不错,那灵珠自祖师送来此界,便一直留在鼎中,这次鼎中显出异象,必是这灵珠异动,激发宝鼎相抗”

另一个长老捻须而笑。

掌门掐着手诀、踏着罡步,指着这鼎,低喝一声。

“开”

鼎盖掀开,瞬间涌出清光,照满大殿。

“果是灵珠有异,那先天真灵想必是现世此界了”

“务必找到那先天之灵,弥补灵珠缺憾”

“诞生于这方天地的先天灵宝,为我玉清道所得,正是大吉之兆哦,合该我玉清道统领群仙,为正道领袖”

那水蓝色的珠子,在鼎中一闪一暗,明辉不定。

推书,雪落君的万界圣师

雪落君很萌的

推荐太古武灵

也是新人,据说20万字存稿,比我这没有存稿的人强多了。

推荐大文月的次元店主

唉,怎么说呢,看他那么可怜的样子

第十五章县试

二月初三,考化县。

县城里的凌晨,天色尚未全亮,就已经开始了。

家家户户都点上了灯,小小的县城就活了起来。

挑着炊饼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声、马车咕噜行驶声、驴叫声,不绝于耳。

每个人都在为着自家的生计努力、奋斗,早早地,就已经起了。

周迅同样如此,他在荀师家中住了一个月,而今已经二月份。大夏的县试是二月初三,就在今天,他该考试了。

师母很贴心地为他准备好了行囊,饭食、笔墨纸砚都是齐备,到了考场可不轻松。

临行前,荀或特意唤来自家弟子,嘱咐道。

“明诚的学问,老夫不担心,县试出题极为简单,此去必定是能中的。老夫所虑,正是那考场阴私明诚须谨慎谨慎不可轻忽”

“历来考场舞弊之事屡禁不止,前朝曾有舞弊大案,因此牵连万余人之众。更有一应狂徒,屡试不第,专一恶意伤人、污人试卷”

这就是说,有些人在考场故意破坏别人试卷,或是出于嫉妒,或是处于指使,受雇而来每年总有几个类似的传闻,许多太过出萃拔类的少年才子因此不第。

“明诚晓得”

少年一身宝蓝色儒衫,落落大方,站在那里就像是林间隐士,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清高气象。

可惜,太过年幼,稚嫩的面容就像是精致的瓷娃娃。

“考场门前有人搜身,以防夹带,包括食盒的肉镆都要撕碎来瞧,衣服也得解开来看看字迹此举实在有辱圣贤奈何,舞弊之事实在猖獗不得不为之唉”

老夫子叹气摇头,当年也是这般过来的,自然知道那情景是何等狼狈。

“总之,这一关过了就好,回来打水洗洗就睡,不会有人吵到你。”

这确实是老成之言,考试时消耗心力太大,许多学子都是疲倦,出考场之门便倒头就睡,历来如此。

接着荀或又讲了当年他在考场上的见闻,说了些注意项,都是心得经验,能省去许多麻烦。

许多时候,这种应试经验都是轻易不传外人的。

世家子弟世代做官,家中往往都有专人教授这等应试经验,视为底蕴,使得世家子弟步步领先。

出身低微的寒门、乃至于平民子弟,非得要经过数次落第,才能累积教训。

一旦运气不佳,便是蹉跎两三年,甚至更多。

一步先,步步先;一步后,步步后。

周家虽以文名传扬,但这方面,周桂还真未必有荀或清楚。

周迅听了一一记在心里。

走出门,背着行囊,身边跟着几个下人,都是当初从周家带来的,别的没有,就是膀大腰圆、孔武有力、不惧推搡拥挤。

在他们的强势开道下,周迅优哉游哉地,跟着前进,在人流中开辟出一条坦途。

周遭的人群已经渐渐汇集起来,都在涌向考场方向。

考化县不大,贡隔院也小,一次也就能容纳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