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 / 2)

一日三餐 多梨 1858 字 10个月前

温崇月拗不过夏皎的小小请求,只好答应。夏皎欢呼一声,搂住他脖颈,快乐强调:“唱火辣点儿的,听过《红色高跟鞋》吗?我要听。”

温崇月再度让步,低声哼唱。

他刚起调,夏皎一脸兴奋。

第一句,她意识到不对。

等到对方唱第二句时,她悄悄、自动地将耳朵挪的远一些。

第三句——幸好温崇月在第三句的时候停了下来。

温崇月坦诚:“的确有些不太好。”

夏皎一脸凝重,她说:“倒也不是说你唱的不好……”

安静两秒,夏皎说:“毕竟能将火辣唱成毒辣也很不容易。”

温崇月:“……”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夏皎再度确定了这点。

温崇月已经足够好啦!

假期的最后两天,吃饱喝足的夏皎和温崇月一块儿去三山岛,从东山长圻码头乘船前行,一直到三山岛先奇码头,25分钟,这时候的游人稍少一些,更多的是苏、沪家庭出游。微风从悠然太湖上吹来,夏皎嗅到湖水特有的淡淡气息,弥漫、扩散在风之中。有了上次骑行的经验,这次的夏皎不再横冲莽撞往前,而是悠哉悠哉,与温崇月并肩环岛骑行。

小岛不大,毕竟曾有着“小蓬莱”的称呼。说起来也有趣,真正的蓬莱在山东,却不是岛。休息途中,夏皎兴致勃勃地和温崇月提起这件事:“上大学时候,我们宿舍就有一个山东女孩,她就是蓬莱的。你知道吗?我一直以为去蓬莱要坐船,毕竟大家都说蓬莱仙岛吗……蓬莱怎么可以不是岛?”

温崇月用消毒湿巾擦干净双手,拧开苏打水的瓶盖,递给她,夏皎小口喝着,继续讲:“但是蓬莱的樱桃好好吃,美早大樱桃,比一元硬币都大……温老师,是不是山东什么都大?那里的葱比我都高耶。”

温崇月示意夏皎伸出右手,夏皎左手拿苏打水瓶,乖乖照办。

温崇月捏着她的手腕,用消毒湿巾擦拭着她的右手,一根根擦过手指:“或许。”

夏皎若有所思:“他们那边人也长得高高大大。”

温崇月手指干净,捏了烤好的小曲奇饼干放她嘴巴里。

他装了满满一小袋子,巧克力碎小软曲奇,蔓越莓饼干,都是昨天刚烤好的,香喷喷,酥到微微掉渣。

夏皎口齿不清:“是不是也大——”

温崇月用力按了一下曲奇饼干,轻声斥责她:“不许乱想。”

夏皎咬掉饼干,舌尖被他手指擦了一下,赶在温老师弹她舌头之前,她乖乖地将宝贝舌头藏好:“我没有想糟糕的东西。”

温崇月:“不糟糕的也不能想。”

温老师真是双标,夏皎想,他自己天天做糟糕的事情,现在又一本正经地阻止她的求知欲。

真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

三山岛位于东山与西山之间,顾名思义,山上有三个山峰相连。夏皎对什么名胜古迹啦一头雾水,全靠贴身温老师兼职导游进行讲解。

比如那些那些悠久历史的四世同堂石、唐代的古佛、明代的石桥……

岛上虽有大大小小不少农家乐,提供各种炒菜,不过这些明显不太合温崇月口味,他自己带了调配好的酱汁和调料,租赁了店里的烧烤架,挽起袖子,亲自动手,料理食材做烧烤。

至于夏皎……

夏皎负责喊加油和夸夸夸。

温崇月刷酱。

夏皎:“一看温老师这腕力,苍劲有力,就是练过书法的。”

温崇月均匀撒调料。

夏皎:“如此均匀缜密,不愧是理科出身的温老师。”

温崇月翻铁签。

夏皎:“看一看温老师这手法,这技巧——”

她卡壳了,努力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关联词。

温崇月抬脸看她,笑:“我技巧怎么样,你还不知道?”

夏皎将手里咬了一口的燕麦棒塞他口中:“不可以讲那种颜色的东西。”

温崇月被她逗笑了,叹着气,摇摇头。

只有两个人的烧烤同样香喷喷,羊肉烤到滋滋啦啦地冒着油脂,一点一滴地往木炭火上落,发出轻微的撕拉声;鸡翅膀被温崇月重新剪了几刀,酱汁深深腌到深处,浸透了味道,烤起来的时候外面一层皮焦香,咬起来有种自然的焦脆满足感;猪肋条肉切成小块,和青椒串起来一起烤,一口没了辣味的青椒一口猪肉,脂满香口;还有肉肠,温崇月见烤的差不多便准备拿出来,被夏皎按着手放回气。

夏皎说:“肉肠必须要烤到爆皮、裂开才好吃哇。”

温崇月失笑:“容易烤焦。”

“没关系,”夏皎眼巴巴守着,“我就喜欢吃焦的。”

不单单是猪肉和鸡肉,还有剪成段的青豆角、烤出来焦香焦香的蘑菇,还有茄子片、大虾、金针菇、年糕、玉米、娃娃菜……

还有必不可少的毛豆花生拼盘,外加一袋经典的花生米。

不过这些都是在店里买的,口味和普通烧烤店中的并无差异。

唯一的遗憾是温崇月需要开车,不能喝酒,只有夏皎美滋滋地喝了一罐冰镇后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