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1章 主线任务(1 / 2)

四重分裂 微叶梧桐 2103 字 3天前

www.biquxsw.cc,四重分裂 !

第2241章 主线任务

【家长会】和【教职工联合会】,是两个历史只有不到半年的线上组织,其主要活动平台就是现在炙手可热的精神虚拟游戏【无罪之界】。

但是,作为这两个组织的前身,一个从未活跃在阳光下,却被无数有识之士口耳相传的幽灵论坛【一年级一班】却已经有超过二十年的历史了,而这个线上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监护人与教师这种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人。

因为初代站长‘孝死我了’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是一位相当有手腕的人物,所以这个论坛无论是安全性、稳定性还是保密性几乎都强过普通的幽灵论坛,规模却远超于那些兴致类似于同好会的同类线上组织,正式注册的在籍成员光国内就有七位数,如果算上只有看帖权限但不能发帖和回复的游客,数量甚至还要再翻几倍。

要知道,就算是泥潭报这种台面上的知名社媒,注册用户也不过这个数量而已,里面可能还有大量小号、僵尸号或营销号。

那么问题来了,在规模如此庞大且似乎颇有背景的情况下,【一年一班】这个论坛二十年来为什么没有尝试过不再隐形,而是走到阳光下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他们眼中,青少年才是最需要沐浴阳光的人,而好巧不巧的是,自己的儿子、女儿、学生似乎都对这种装满了老师和监护人的同好会深恶痛绝,非常抵制。

那么,基于该论坛‘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心思想,尽管内部成员们的基数庞大甚至手眼通天,但他们还是自觉地放弃了走上前台的方案,一如既往地匿身于互联网的浪头下,于幽深静谧的深水区悄悄交流、交换、交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比如怎么做营养餐才能达到维生素与色香味兼得,如何给刚失恋的小鬼头做心理辅导,怎么让他们在听吸烟有害健康之类的科普时不会犯困。

没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年一班】这个论坛的用户都在讨论这些东西,虽然偶尔也不乏‘怎么让他考进一流大学’、‘怎么劝他多上几个补习班’、‘论体罚的必要性’等帖子,但在中心思想从未跑偏的情况下,这种发言每次出现都会被铺垫盖地的骂声淹没,而管理员则会在置顶帖子公开处刑一周左右后直接强制注销该用户ID并拉黑其IP与绑定身份信息。

所以如果说简单点的话,无论是【一年级一班】这个论坛,亦或是蜕生与该论坛中的无罪之界线上组织【家长会】和【教职工联合会】,都可以被划分为‘正常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范畴,注意,这里说的是‘正常’,而不是‘完美’,他们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只不过并非那些魔障的迷之生物而已。

举例说明,【汪汪冒险者小队】的在籍成员达布斯与公共空间ID名为翱翔于雷天的初原之蛇就都是【一年一班】论坛的高级成员,但这跟贾维斯老师有严重恋爱脑、田兴道老师是个无药可救的中二病并不冲突。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这些人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同好会么?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一年一班】确实有着相当程度同好会的属性在里面,但他们其实是有‘主线任务’的。

从宏观角度上,他们的‘主线任务’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攻】与【守】。

简单省流一下的话,【攻】指得是那些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外部因素,比如学校食堂的材料不新鲜甚至过期,比如老师在课上只教一部分,更多的会放在额外收费的补习班,比如让孩子自己作的话会耽误休息时间的繁重作业,比如学校里可能存在的体罚与霸凌,比如喜欢娇惯或迫害孩子的怪兽家长,也包括在这个年代几乎绝迹的拐卖人口与丧心病狂的恋童者,对于这种事物,论坛成员会在实锤后无所不用其极地通过自己包括但不限于人脉、财力、影响力等资源进行针对性攻击,二十年来战功赫赫,光是打着教育旗号对孩子进行体罚与精神摧残的假专家,就有保底三位数被他们集众人之力送进监狱服刑的。

至于与其对应的【守】,自然就是保护孩子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而在这方面,家长们的战绩就不大好了,就比如小男孩喜欢小男孩,小女孩喜欢小女孩,自我性别认知跑偏这种在道德层面上并不至于被批判,但也确实非常棘手的问题,就足以让无数老师与监护人哐哐撞大墙了。

归根结底,还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青少年时代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比起过去呈爆炸性提升,再加上因为年纪尚小且易被影响,三观非常容易在成长过程中被大量信息所扭曲,而这一情况在青春期前后及其过程中尤为明显,而且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演变成极端情况。

敏感脆弱还算好的,比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的前者,很多孩子甚至会变得钟爱伤害自己,对一切事物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最终酿造出难以想象的惨剧。

而不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监护人与老师在很多人眼中,刚好是那些最适合充当反派的角色,原因无它,时代的差距本就让双方难以互相理解,而因为家庭和学业原因的朝夕相处,更会将这种难以理解无限放大。

诚然,大家可以举报学校食堂问题,作业繁重问题,教师无德问题,家长无爱问题,对于极端人士更是可以选择打110找叔叔解决问题,但与孩子们之间的不理解,却是二十年来都没人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双方都有问题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也不知道孩子哪一步走偏了,最后多是心惊胆战地把一切交给时间,希望自己或孩子能在某个瞬间忽然开窍,忽然就能够互相理解对方了,而这种情况虽然也存在,甚至可能还占据主流,但那些真正因为这些互不理解而受伤的家庭却还是太多,太多了。

于是——

中间省略,后面省略,最终,无罪之界线上的组织【家长会】与那些被监护人们爆发了激烈冲突,后决定以家庭和睦、师生和谐为主题进行一场开诚布公的对话,但在对话的主导权方面双方却寸步不让,于是便在【教职工联合会】的斡旋下决定通过孩子们喜欢且擅长的‘游戏’一决胜负,以【问罪论战·团体赛】的成绩为准,排名较高的一方将在后续对话中获得较大话语权与优先开火权。

在那之后,尽管【教职工联合会】跟【家长会】是穿一条裤子的,但为了避免给孩子们输了玩不起的机会,最终还是由【家长会】内部选出了五名据说还算比较会玩游戏的爹妈组成队伍参赛,而对方则是被监护人里的最强五人。

好巧不巧的是,这两支队伍中竟然有四对一家人。

家长队的吃货爸爸,是孩子队火红的亲爹。

家长队的小天爸爸,是孩子队照昊的亲爹。

家长队的囡囡爸爸,是孩子队囡囡难的亲爹。

家长队的暖暖妈妈,是孩子队暖雨晴风的亲妈。

至于另外大壮妈妈和天机变,倒是跟其他人没有啥亲戚关系,只是单纯在家长和孩子中游戏打的比较好而已。

在那之后,就是正儿八经的比赛了,遵循着完全公开透明的原则,双方从海选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对方,期间,从无数少年少女中脱颖而出的【孩子学不会】五人组展现出了惊人的统治力,一路过关斩将力破强敌,甚至在杀到十六强的过程中凭借完美的发挥击败过两个工作室队伍和一支强力的网红队伍,而家长们虽然也打进了十六强,但过程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首先,他们似乎通过大量氪金从某个商会手中淘到了大量好装备,其中甚至不乏【唯一史诗】这种理应有价无市的极品好货,这五套装备下来,普通玩家的队伍根本就打不动他们。

其次,他们的签运好到不可思议,从海选打到十六强竟然匪夷所思地没碰到过一支强队,要不是孩子们对无罪之界官方很是信赖,恐怕都要怀疑那些卑鄙的成年人是不是在背后搞什么手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