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 分节阅读 6(1 / 2)

d们布置了多少功课”

“一篇。”少年说着看向康熙,汗阿玛今儿怎么了一篇文章都能忘,不会是生病了吧

刘彻不自在地抿抿嘴,意识到他说什么,眉头一皱,他没听错吧,“一篇文章”

“是的。”

刘彻:“为何读不完”

“汗阿玛真忘了”六七岁,白嫩嫩的小阿哥再次开口,还夸张的张大嘴,“汗阿玛规定儿子每篇文章读一百二十遍,一个时辰刚刚好啊。”

刘彻下意识问:“多少”

“一百二啊。汗阿玛是不是病了”

刘彻:“朕没病。”顾不得跟康熙怄气,转向他就在心里问,“这孩子说的都是真的”

康熙也怕他再出错,引起儿子怀疑,“朕幼年读书必以一百二十遍为率。”

“你”刘彻张了张嘴,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有口难言。

康熙见状,疑惑不解,“怎么了”

还怎么了刘彻无力地揉揉额角,深深吸一口气,压住想打人的冲动,咬咬牙,对一众便宜儿子说,“这事朕得好好琢磨琢磨,你们先上课吧。”说完就大步往外走,都没容众人行礼。

众阿哥愣住,随即相互看了看,汗阿玛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病了”年龄最小,也是说一篇文章要读一百二十遍的十四阿哥忍不住开口问。

“不像。”

十四阿哥:“那就是朝中出了什么事,或者被太子气的”

“别胡说。太子听见又得揍你。”

十四阿哥板起小脸,“他敢”

“他敢。”

十四阿哥噎住,哼一声,气咻咻,迈着小短腿就往隔壁去。

刘彻到康熙寝宫坐下,就冲梁九功挥挥手。以伶俐著称的梁九功立刻把所有人带出去,还体贴的把门关上,不打扰刘彻休息。

康熙见屋里只剩他和刘彻,才问,“你刚才怎么了”

刘彻瞥他一眼,脱掉靴子,躺在床上,连帷帐都懒得放下了。

“又和朕有关”康熙见他这个样子,不敢相信的问。

刘彻闭上眼睛,拉上被褥,转身背对着他。

康熙看到这一幕,莫名想笑,“你不说朕也知道。”

刘彻浑身僵了一下,他什么都没想,康熙怎么还知道

康熙当然不知道,这样讲不过是诈他。听到刘彻心里话,“让朕猜猜,朕”

“闭嘴朕不想听你说话。”刘彻怒道。

康熙吓一跳,慌忙往外看,见没什么动静,松了一口气,“小点声。”

“我”刘彻想说什么,一想到康熙是鬼,“担心我把梁九功引进来那就别跟我说话。”

康熙:“朕不是怕,是担心他们把你当成疯子。”

“不需要他们当,我离疯也不远了。”刘彻在被褥里嗡嗡道。

康熙费解,“为何这样说出什么事了”

刘彻拉下被褥,望着他,你不知道

“你不说朕哪知道。”康熙道,“朕又不是你的分身。”

刘彻坐起来,认认真真打量他一番,“跟我装呢”

康熙叹了一口气:“朕跟你装什么再说,朕也没必要跟你装。朕的身体都成你的了。”

“那我先问你”刘彻看着他说。

康熙点头,“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篇文章读一百二十遍是跟谁学的”刘彻盯着他,唯恐错过他的一丝表情,“那个唐太宗”

康熙:“不是。”

“那是谁”刘彻再问。

康熙老老实实说:“没谁啊。你为何会认为是唐太宗”

“你说太子很好,我问你怎么教的,你说参照秦皇汉武和唐太宗。”刘彻认真回想,“始皇帝从未要求他的儿子们,每篇文章读一百二十遍。我也没有。不是唐太宗,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康熙点头,十分干脆的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你说什么”刘彻不敢置信地在心里问,“就因为这个”

康熙点一下头,“对啊。”

“还对”刘彻张张嘴,就想数落他,可见他还不知道自己为何生气,干脆点点头,“对,你都对,错的是我。”

康熙:“你哪里错了”

“我错不该附在你身上。”刘彻道,“我应该附到你儿子太子身上。”

康熙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皱眉,“有事说事,你别总这个样子。说完了,你睡一会儿,醒来朕教你写字认字,回头好批奏章。”

刘彻摆摆手:“不用。我歇两天,咱们换过来。”

“那”康熙想说也行。话到嘴边忽然想到,“万一换不过来”

刘彻抬手指着南墙,“一头撞死,让太子登基。”

“刘彻”康熙眉头紧锁,“这个玩笑不好笑。留给你我的时间不多,三天之内必须得学会,否则没法跟太子解释。”

刘彻睨了他一眼,“说笑”嗤一声,凉凉道,“我没跟你开玩笑。”现在不死,早晚也会被他给活活气死。

“朕什么时候气你了”康熙不明白。

刘彻:“你没气我,是我自己心眼小行了吧。”

“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康熙无奈地叹气,“你真想死,朕不拦你。可你明明不想死,对朕不满,却又不说,这样有意思吗

“你在尚书房的时候脸色就不好,朕不知你为何突然生气,左右跟朕的儿子有关。所以你有什么不满,或者觉得不妥的地方,可以直接跟朕说。

“朕没骗你。朕的汗阿玛走的早,没人教朕该怎么当皇帝。汗阿玛活着的时候,朕不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一年难见他十次,朕不知如何当儿子,更不知道父亲应该是什么样。”

第9章关系缓和

刘彻听到这些话,不禁打量一番康熙,眼中尽是怀疑,“他不喜欢你,为何会立你为太子”

“朕汗阿玛最爱的是他宠妃的儿子,夭折了。”说起往事,康熙嘴角泛起苦笑,“二哥不如我聪慧,五弟比我年幼,看不出好坏,而且我熬过了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