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1 / 2)

守寡后我重生了 笑佳人 2183 字 10个月前

可惜她与母亲能安排戚瑾娶田氏,却无法强迫戚瑾对田氏用情,成亲四五年了,田氏只怀了一次,还没保住。

戚皇后垂眸,端起茶碗浅浅地抿了一口。

戚太夫人等人在凤仪宫坐了半个时辰,这就告退了。

她们一走,没等戚皇后跟女儿说说贴己话,林贵妃携女儿南康公主又来了。

南康公主只比华阳大了一岁,就如林贵妃多少年来持之以恒地与戚皇后争着宠,南康公主出嫁前,也一直都想把华阳压下去,她好做宫里最受宠的公主。

可惜,林贵妃母女的算盘都打空了,谁也没能如意,连林贵妃最大的倚仗豫王都争夺太子失败,去洛阳就了藩。

林贵妃没什么好看的,华阳看向南康时,先注意到了南康的腹部,瞧着像怀了六七个月。

南康察觉她的视线,笑着摸摸自己的肚子,再看向华阳,意外道:“妹妹与驸马成婚两载,去年也早早除了服,我还以为会听到妹妹的好消息呢。”

华阳淡笑:“炎炎夏日,我巴不得一身轻松,倒是姐姐,这么热的天还来进宫看我,着实叫我感动。”

姑母急着见她,是出于想念,外祖母一家,既是想念,也有尊卑礼法的顾虑,需要展现侯府对她的看重。

至于南康,两人间没什么姐妹情分,但为了在父皇面前表现姐姐对妹妹的关心,南康就算心里不愿意,也必须冒着酷暑过来。

倘若南康比华阳更受宠,公主的面子更大,南康完全可以不累这一趟的。

南康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华阳简简单单一句话,恰好戳中了她的不甘之处!

她暗暗咬牙,脸上还得扯出笑来:“感动什么呀,姐姐是太心疼你了,从小在宫里娇生惯养的,居然要跟着陈阁老一家去陵州那偏远之地服丧,还在那边受了莫大的委屈,竟差点被湘王掳了去。”

说到后面,南康又幸灾乐祸起来。

华阳还是笑:“服丧是我自愿的,至于湘王让我受的委屈,父皇赏了我打王鞭,我便算因祸得福,早已把那点委屈抛到脑后,姐姐也不必再白白记挂。”

南康:……

第69章

华阳回宫的第三天清晨,她还在栖凤殿睡觉,景顺帝已经去上朝了。

文武大臣分站在大殿左右两侧,各有两列。

陈廷鉴一袭阁老红袍,站在文官里侧,他旁边的,是现任内阁首辅高阁老。

高阁老六十四岁了,头发胡子花白,腰杆却挺得笔直,看这气势再做十年首辅应该也还行呢。

陈廷鉴与高阁老都是景顺帝器重倚赖的心腹大臣,两人曾经与前首辅联手搬倒了一位巨贪,又在巨贪倒下之后,两人又一起使劲儿,把政见不合的前首辅给“请”回家里养老了。

有共同的“政敌”时,他们是一条船上的,当挡在他们前面的“政敌”不见了,陈廷鉴与高阁老在处理政事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都想替朝廷、百姓做实事,都想实现国泰民安的抱负,可一个想走东边的路,一个认为西边的路才是对的,自然都想做内阁的头,让其他人听自己的指挥。

早些年景顺帝更倚仗高阁老,后来陈廷鉴凭借他的才干渐渐赢取了更多的帝心,早在华阳嫁给陈敬宗的时候,景顺帝便已有让高阁老致仕养老、升陈廷鉴为首辅的念头。

可惜陈家老太太去了,陈廷鉴不得不回乡服丧,让高阁老又继续做了两年半的首辅。

如今陈廷鉴回来了,满朝的大臣们都等着看景顺帝会怎么选呢。

景顺帝通常是不参与政事的,把一切事务都交给他信任的内阁,如果不是内阁非要他过来听政,景顺帝更想抱着宠妃们一起睡懒觉。

但今日,他有件事要宣布。

坐在龙椅上,景顺帝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两位阁老。

高阁老对皇上的念头心知肚明,此时见皇上瞅自己,高阁老的脾气就上来了,眉眼一垂老脸一绷嘴角一抿腰杆再一挺,将他对景顺帝的不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别人不敢朝皇上发脾气,他敢,他给皇上当过先生,皇上还做王爷时,他也没少帮皇上出谋划策,那时候的景顺帝遇到什么事也都指望着他。

这糊涂皇上,现在皇位坐久了,这两年朝堂内外也没有那么多棘手的烂摊子了,竟被陈廷鉴蒙蔽,不但将华阳公主下嫁陈廷鉴那个没有一点功名的四儿子,竟然还要赶他回家,让陈廷鉴做首辅!

高阁老很生气,只是那到底是皇上,他不能破口大骂。

他只希望景顺帝睁大眼睛想想这两年他立下的功绩,别再被戚皇后、陈廷鉴给蒙蔽了!

景顺帝的视线很快就移到了高阁老旁边的陈廷鉴身上。

陈廷鉴同样腰杆挺直,一袭红袍衬得他面如冠玉,儒雅又谦和,垂至胸腹的长髯顺滑飘逸,画里的道家神仙也不过如此。

这两年多景顺帝虽然没瞧见陈廷鉴,可陵州那边的消息却一点都没断过。

女儿写信夸赞陈廷鉴不顾危险亲自率领当地百姓避洪,陈廷鉴还大义灭亲惩治了贪污受贿的弟妹与迫害百姓的亲侄。

陈敬宗有魄力让陵州卫焕然一新,除了倚仗他这个皇帝岳丈,又何尝不是陈廷鉴教子有方?

甚至正是因为女儿跟着陈廷鉴去陵州服丧了,才有了女儿阴差阳错替朝廷铲除了湘王这个大蠹虫,国库一下子多了千万两的银子进账。

这说明什么?说明陈廷鉴不但自己有治国大才,他这个人的气运还特别旺!

再说了,早在陈廷鉴离京前,景顺帝就暗示过他会把首辅之位留给陈廷鉴,现在人回来了,他做皇帝的总不能食言吧?

一方面看不惯高阁老在他面前的颐指气使,一方面又欣赏着陈廷鉴,景顺帝很快就做了决定。

景顺帝说高阁老年纪老迈、老眼昏花已经没有精力处理政事,高阁老还能说什么?

景顺帝铁了心要他走,现在至少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理由,如果他梗着脖子不同意,景顺帝就该给他罗织罪名了!

“老臣叩谢隆恩!”

高阁老跪在地上,回想过去种种,眼角还是流下泪来。

陈廷鉴俯身来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