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原本想找仲卿兄借点钱,可他上次都没帮我,我就不打算再找他。没想到今天来城

里卖鹿被他撞个正着。仲卿兄就要买我的鹿。我虽气他不帮我,听说他要拿一贯钱买我的鹿,我心中也甚是欢喜。

一贯钱?!母子二人同时惊呼。

谢琅抬起头,心里一点也不意外,面上很着急,伯母别急,别急,我没要仲卿兄的钱。

我不是,我――妇人看向他儿子,那么大一只鹿,你就给人家一贯钱,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这么不仗义。

已回过神来的仲卿叹气道,母亲,三郎兄弟还没说完。看向谢琅,编,继续编。

谢琅眉头一挑,那你可看好了,听仔细了。

是的,伯母。我哪能要仲卿兄的钱。我就跟仲卿兄说,东西送他,请他借我五贯钱,等我有钱了再还他。谢琅说着就看仲卿,见他眉头微皱,就往后退一步,像是自己狮子大开口,让仲卿为难了一样。小心翼翼的说,五贯是不是太多?那四,不,三贯也行。

不行!

谢琅吓一跳,借钱都不行?这女的刚才的表现都是装的啊。

吓着你了?妇人拉一下谢琅的胳膊,让他离自己近一些,回头瞪一眼仲卿,三郎走了,老娘再收拾你。随后面对谢琅,你是仲卿的好友,不该说借。东西我收下,回头让仲卿给你十贯钱。三贯钱够干什么的?都不够买瓦的。

谢琅张了张口,她这么激动不是不借,是送!?

这不,不太好吧谢琅说着移向仲卿,这可跟我没关系。

仲卿见他这幅样子,眉头散开,笑容重新出现在脸上,母亲说的是。我也觉得一贯太少。儿要给他三五贯,又担心三郎兄弟不要。三郎兄弟开口找我借钱,我就诓他钱在家里,让他来家里拿。其实是想多给他一点。

这才像是我的儿。妇人露出笑脸,三郎啊,你是仲卿的好友,你没钱建房,他该帮你一把。说借就见外了。

见,见外?

这也太不见外了吧。

谢琅看了看仲卿,又看了看拉着他胳膊的妇人,这母子俩是菩萨,还是佛爷啊。

妇人见状,笑道,我虽是一个妇道人家,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也听过高山流水的故事。

换成别人,妇人不会这样讲。

仲卿交友从不在乎对方是尊是卑。以往也有人来找仲卿借钱,以至于她看到谢琅就猜他是来借钱的。

以前来借钱的人多是带一份薄礼,谢琅却拉来一头鹿,让妇人很不好意思,才对谢琅如此热情。

谢琅穿的破破烂烂,房子要塌了,还收养个孩子,这点在妇人看来,谢琅品德高尚。

仲卿拿一贯钱买谢琅的鹿,谢琅不卖反而送。这点又让妇人觉得他为人实在。

在她说出十贯钱时,谢琅明显没料到的反应,让妇人最后确定儿子的这个好友,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可这些不是谢琅想要的。

见妇人满目的真诚,谢琅都想给自己一巴掌,拍死自己重新来过。

伯母,我只是一个农夫,偶尔打点猎补贴家用。谢琅假装很为难,不值得伯母和仲卿兄如此,如此――

你值得。妇人拍拍谢琅的胳膊。

谢琅深吸气,劝自己冷静下来,伯母,仲卿兄如今已是朝廷命官,伯母对我再好,我也帮不上他什么忙。恐怕日后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仲卿兄。

妇人心想,你能说出这番话,就不可能给我儿添麻烦。

话不能这样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也说不准谁以后会怎样。她可没忘谢琅刚才说,他遇到小偷时,仲卿不帮忙,是知道小偷不是他的对手。

身手不错,还能猎到鹿和腿快的兔子,妇人觉得不出仨月,谢琅就能还清仲卿的钱。暂时没钱,大概是安葬他父母时用光了。

再说她如今不缺钱,十贯钱能给儿子换一个至交好友,这买卖不亏。

妇人见谢琅还一脸为难,干脆问,你喊我什么?

伯母。谢琅下意识说。

妇人道:那我就是你的长辈。这个钱就算我当长辈的送你的见面礼了。仲卿,意下如何?

母亲所言甚是。仲卿笑着说,三郎,我母亲的一番好意,你就别推辞了。一见谢琅面露烦躁,心中一凛,脱口道,可别为了拒绝我母亲,说你跟我不熟。

谢琅呼吸一窒,这个该死的!

你真想这样说?仲卿大惊失色,三郎,我以后再也不取笑你了。不容谢琅开口,就转向他娘,母亲,儿真不是有意的。儿知道三郎身手了得,贸然出手,反倒会给三郎添麻烦,才,才在一旁看笑话。说着还瘪瘪嘴,自己也很委屈的样子。

妇人最担心她儿子变坏,比如趋炎附势,狼心狗肺,不忠不义。如今见儿子没变,妇人不好怪他,可她也心疼没爹没娘,还要养个孩子的谢琅。

妇人干脆瞪一眼仲卿,再有下次,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三郎,你若不解气,我现在就打他给你出气。

我没有。谢琅连忙说。

那我们就进去。不等谢琅开口,又补一句,你不进去,就是还生仲卿的气。

谢琅咬咬牙,真想说,你说得对!

可仲卿二十来岁,就能在居大不易的长安置办一处房产,家中还有奴仆,听他母亲的意思,他的官还不小,这样的人必前途无量。

他今日下了他的面子,难保仲卿哪天不开心,收拾养蚕里的人。

可是十贯钱我不能收。世上最难还的莫过于人情债。谢琅不打算跟他深交,万不敢欠他的情,我们村里人建房都是用土坯,五贯钱足矣。

妇人笑道,你这孩子有所不知,你板车里的那些东西卖给大户人家也能卖上五贯钱。我说送你十贯,其实是五贯钱。五贯都不收,你是不打算认我这个伯母,不想认仲卿这个朋友了。

谢琅很想点头,你真相了。

仲卿见谢琅欲言又止,担心他一秃噜嘴把实话说出来,走到他母亲身边,耳语一番。

妇人眼波流转,就对谢琅说,好,你说五贯就五贯。

谢琅松了一口气。

那我们能进去了吗?妇人又问。

谢琅点头,我听伯母的。转身之际,看向仲卿。

仲卿别过脸,喊府中仆人,去把三郎的板车推进来。鹿和兔皮收拾一下。母亲,要不要尝尝三郎的鹿?

可以。妇人笑道,我今年还没吃过鹿肉。里面还有鸭蛋吧?让庖厨做几个。

仲卿接道:三郎喜欢吃带壳煮的,还是去掉壳的?

谢琅知道他若不想跟仲卿翻脸,今天这顿饭是逃不掉的,干脆不再挣扎,让自己好过一些,我喜欢吃蒸的,蒸的时候放一点黄色的酒和些许酱。

这是为何?妇人问道。

谢琅道:鸭蛋比鸡蛋腥,酒可去腥。酱增味,且咸,也无需再放盐。

你说得对。妇人随即吩咐仆人按谢琅说的做。

仲卿嘴边溢出一丝笑,农家像谢琅这么大的男子恐怕都没喝过酒,他居然用酒做菜。这个谢琅果真不是寻常农夫。

母亲,外面风大,进屋。仲卿见谢琅看向他,立刻敛起笑容,做个他先请的手势。

谢琅皱了皱眉,总感觉仲卿刚才的表情不对劲,伯母,我找仲卿兄还有点事,伯母先进去。

gu903();是想跟仲卿说那五贯钱就当你借他的?三郎,你再这样,我可就要送客了。妇人佯装生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