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谢琅恍然大悟,你说的那东西是不是还有点像猫?

对对,三郎叔也见过?谢春娥忙问,那东西看起来憨憨的,跟大猫一样,其实跟熊一样厉害。听说都能咬断铁,也不知是真是假。

谢琅笑道: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那东西有个别名叫食铁兽。对了,山上多不多?多的话,弄一只来给他家小七当玩伴。

第15章谢琅做生意

谢春娥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说着,一顿,问问谢广,他爹经常进山,有可能知道。

对啊。谢琅正想喊人,忽然想起谢广一家都在地里,你跟我们到后面歇会儿再走?

谢春娥:是种小麦?

暂时不种,我得做个东西盛麦种。谢琅道,先前打算用木板做,刚才和你说到竹笋,我发现用竹子比用木板快。待会儿叫谢广跟我去竹林里看看,若是没白罴,就多砍些竹子。你帮我看着小七。

小七霍然起身,抓住谢琅的手。

谢春娥吓一跳,不禁问,这孩子怎么了?

担心我遇到野猪有危险,不让我去。谢琅弯腰抱起他,我们不去里面。若真遇到白罴,我们就跑,跑不过它,我和谢广用箭射它。

小孩还直勾勾看着谢琅。

谢琅捏捏他的小脸,就伸手扶着谢春娥,小心点。

我没事。谢春娥见他比自家丈夫还紧张,忍不住笑道,别看我这么大肚子,做饭比你还利索。

谢琅笑道:当然。因为我不会。

等小七长大了,让他做给你吃。谢春娥立刻接道。

谢琅看向小七,姑姑的话听见了没?

听见了,我做。小孩认真道。

谢琅又忍不住捏捏他的脸,小人精。随即关上门,春娥,回去就跟他们说,竹笋汤不算钱,工钱一天一发。

一天一发?谢春娥看向他。

谢琅:对!看到钱一点点流出去,我就会想着赶紧赚钱。不然等小麦种下去,我整个人松下来,肯定提不起精神做事。

还要做什么?谢春娥不禁问。

谢琅正想开口,看到谢建业往这边来,大伯?

你家的牛喂好了没?谢建业听到谢春娥的声音,以为她要走了,才过来牵牛。

谢琅想说,在院里,你自己去牵。一想石槽里可能有麦粒,放下小七,差不多了,我去给你牵过来。不等谢建业开口就往屋里跑。

谢建业把牛牵走,谢琅就继续跟谢春娥说,他做的犁和耙能卖不少钱。

谢春娥不信,究其原因,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也就是谢琅太年轻,十七岁,还没有胡须。

谢琅看出她不信也没再解释,到谢广家地头上就让她自己看。

谢春娥虽是女子,也是种田的一把好手。都没用谢广解释,她只看耙齿和耙过的土地就明白,有了这个,再有一头牛,一个人一天收拾二三十亩地跟玩似的。

三叔,这东西贵不贵?谢春娥忙问。

谢琅:你若自己买铁和木头,给我五十文辛苦费就行了。

此言一出,众人忙问:真的?

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还能要你们多少。谢琅指着耙,若不是这个耙齿太麻烦,给二三十文也行。

三郎,回头给我做一个。里正立刻开口道。

谢琅想也没想就点头,可以。随即问谢春娥,你要不要做一个?

我想做,可我家没牛,我公婆年龄大了,不一定能拉得动耙。谢春娥迟疑道,赶明儿买了牛再做吧。

谢琅:那你家怎么犁地?你丈夫一个人也拉不动犁。

他大伯家有,用他家的。谢春娥说出来,忽然想到每次用她婆家大伯的犁,她婆家伯母都不高兴。若是有了这个耙,她婆家伯母可就不敢给他们家脸色看了,三郎叔,你给我做一个,我们两家一起用。

谢琅见她脸色变来变去,一会儿忧一会儿喜,结合她的话,稍稍一想就明白她刚才在想什么,行啊。你们谁还要做?我看咱们这边还有不少荒地,一家买牛,一家买犁,一家买耙,三家合在一起,每家至少能多种五亩地。

三郎,你搞这个是不是就为了卖给我们?

此言一出,众人看向谢琅,包括里正和小七。

谢琅笑着说,是的。那你们是买还是不买?不买明儿山黄里的人过来找我买,把咱们四周的荒地都种上粮食,你们可别怪我。

你,你你怎么可以卖给山黄里的人?他们可是咱们的仇人。

谢琅:我打个比方。山黄里的人不卖,温家里呢?盖了房子,我家就没多少钱了。我和小七总要吃饭吧。说着转向里正,咱们村的人我收五十文,温家里的里正若是给我两百文,乃至三百文,您老说我是做还是不做?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动心了。

做!

谢琅循声看去,他家小崽子,听到我们家小七说的话了吗?做!弯腰抱起小孩,里正,有了我的犁和耙,再多荒地都不是事儿。

朝廷鼓励开荒,谁开了就是谁的。

温家里若是有了谢琅的犁和耙?

里正不敢想象,就看向大家,晚上去我家商议商议?

这有什么好议的。谢广开口道,一咬牙买上两头牛,一年就赚回来了。

里正顺嘴问道,你家什么时候买牛?

我爹说了,到秋就买。

谢广此言一出,众人看向谢广的爹娘。

谢广的爹点头,三郎兄弟做的犁好用,耙好用,有了牛,谢广和他娘两个人一天能耕二十亩地。我闲下来随便干点什么,都够我们一家三口用两三个月的了。

二十亩地?谢琅不禁啧一声,你真敢想。种这么多,怎么收?

谢广的爹:割啊。话说出口,猛然想到万一赶上下雨天,可就全泡汤了。

我做耙的目的其实不止是为了多种地。谢琅道。

里正:那是什么?

现在说也说不清,谢广先跟我上山一趟。谢琅道,不往里面去。

谢广的爹一听这话,就让谢广回去拿弓箭。

谢琅虽然想看看山上有没有大熊猫,可如今地当紧,和谢广俩人到山边砍点竹子就回来了。

随后俩人就去谢琅家。过了大半个时辰,俩人分别背着一个带着细长尾巴的背篓,拎着半袋小麦出来了。

谢琅把小麦倒背篓里,像后世人打农药似的,把背篓下面的小尾巴插泥土中,然后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