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院子就更大了,足足有七丈长。

谢琅从记忆中得知谢三郎的父母盖这么长的院子,是打算过几年修六间正房,在东西两侧修几间偏房,三郎一半,他们老两口一半。将来儿媳妇愿意跟他们一起吃饭,就一起过。不愿意就直接分开,也省得折腾了。

打算的很好,可惜

谢三郎的父母极其会过日子,家里养着牛和羊,还养着鸡和鸭。牛羊在圈里,鸡和鸭散养的,跑的满院子都是。

他们老两口走后,谢三郎一个少年照顾自己之余,还得喂牲口,还得伺候屋后的八亩地,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懒得打扫院子,就导致现在的谢琅迈出脚不是踩到鸭屎就是鸡屎。

大伯,我想建房子。谢琅冷不丁开口。谢建业猛的停下,谢琅险些撞到他身上,怎么了?

谢建业意识到他反应过大,不由得想笑自己,建房子好啊。你家的房子是该建了。我都担心哪天被风刮倒,把你埋在里面。

我也担心。东西墙都裂开了。谢家的房子坐北朝南。谢琅说的东西墙是正房的两道墙,我打算先在东边盖两间偏房,一间做饭,一间我住,然后再把正房推倒重建。

谢建业随着谢琅的话,打量一番他弟弟家,灶房、牛羊圈都在西边,东边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你想的周到。等春麦种下去,我就帮你做土坯。

土坯乃是麦秸秆和黄土混合而成做出的土砖。谢琅今年十七,即便他只能活到三十七岁,和前世一样,也得在此地生活二十年。

谢琅可不愿住二十年的土屋。

大伯,我想建砖瓦房。谢琅道。

谢建业惊诧万分,砖瓦房?

我知道你想说死人才住砖房。

谢建业点头,你知道还用?

朝廷也没规定活人不能用。

话虽如此,谢建业还是不赞同,我觉得不吉。

我不想建土房子,可咱们又没那么多木头。谢琅的千里江山图中什么样的木头都有,拿出一两根还成,再多就没法解释了,再说吉不吉这事,我觉得端看自己怎么想。如果我住在青砖建的房子里日子越来越好,你说是吉还是不吉?

这倒把谢建业问住了,你怎么知道日子会越来越好?

现在还不能说。说出来大伯也不信。大伯能信我这一次吗?

谢建业见他信誓旦旦,跟早上比像换了个人似的,总觉得他侄儿心里憋了许多事。

联想到他刚才说浇地的事,也是现在这幅样子,谢建业退一步,砖比木头便宜,也能把你家的钱花的七七八八。回头房子不能住,你可别哭。

不会的。真没法住就拆掉卖给修墓地的。再说没钱我还能打铁做木匠活。

谢建业和谢三郎的爹都会打铁,家里也都有打铁的东西。三郎虽没有刻意学过,从小耳濡目染也会了。

如今朝廷还没实施盐铁专营,他们农闲的时候就去买铁,给村里打个锄头,打把刀之类的。赚的钱足够一家人买油盐的。

农家人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吃菜去地里薅,吃鱼去河里抓,猪肉白菜价,不吃羊肉的话,一年顶多用一吊钱。

谢建业见他不是心血来潮,松了口,明天一早我跟你去买砖。

我知道去哪儿买砖。谢琅打算建五间宽又阔的正房,东西两侧两间厢房,再用空心砖给牛羊以及以后的猪搭个屋。没建过房的谢琅不知道具体需要多少砖,但他知道数量一定会吓到谢建业,正好问问那边有没有要做木匠活的。

谢建业的俩儿子只会打铁,谢琅这样讲,谢建业也没往歪了想,比如谢琅担心他争生意,小七怎么办?你只要小七不要钱,他大伯和二伯俩指不定今天就让你把他带回来。

谢琅:温家里离咱们不远,四里路,我带他过去。顿了顿,又说,晌午回来再让他继续给他爷爷守孝。

谢建业见他还没忘记守孝,很是欣慰,三郎长大了。

早长大了。谢琅说出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眉头微皱,我记得谢元大哥的家不在那边。

谢建业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他二儿子家。都在他家商议对策呢。

谢琅根据记忆找到谢元的二儿子,又看到他大儿子,顿时想冷笑,这俩狼心狗肺,丧尽天良的东西还真是迫不及待。

大伯,你先去找里长。谢琅忍着怒气道。

谢建业见他的视线停留在谢元的两个儿子身上,面含薄怒,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好!

随后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不约而同地转向谢琅。

站在外围的谢琅立刻知道里正跟谢元的两个儿子说了,他想收养小七的事。

看我作甚?谢琅明知故问。

里正推开人群走过来,你想养小七?

小七无父无母,我也是,他的两个伯伯养不起,我能养得起,我想让小七跟我做个伴。谢琅这样说。

里正眉头紧锁,盯着他说,养孩子不是养牛养羊。

我知道。谢琅道,我若是冻着饿着小七,您把我赶出养蚕里,我也绝无怨言。

众人看向谢琅的眼神瞬间变了,这么狠的话都能说出来,小七跟着他必然不会受委屈。

谢琅还没说完:小七跟了我就是我家的人。看向小七的两个伯伯,他不听话,我想怎么管教怎么管教。他日我穷的吃不上饭,卖牛都不会找你们要钱。你们也别想掺和我家的事。

今天之前听到谢琅这样说,里正会劝几句,乡里乡亲的没必要分这么清。可如今,扭头看到谢元的俩儿子竟不害臊,两个儿媳妇还一个劲撇嘴,里正忍不住叹气,我写个文书,你们各执一份,大家伙一起给他们做个见证如何?看向众人。

谢琅养小七,他们就不需要给谢元的两个儿子钱。即便不多,手头不宽裕的人家也心疼。以致于里正话音刚落,就有人附和道,我们听里正的。

那我就去写了。里正往家去。

谢琅转向他大伯,我怎么没瞧见小七?

小七在他爷爷那儿。

谢琅眉头微皱,循声看去,是他大堂哥的儿子,小七一个人在哪儿?

还有他姑姑。小孩开口道。

谢琅立刻说,带我过去看看。

好的。

小孩前面跑,谢琅后面跟,经过谢元的两个儿子身边,仿佛没看到他们,直直地从他们面前过去。

谢元的俩儿子很是不高兴,看向谢建业,道,我们没得罪过三郎吧?要了我们家的孩子,就那个态度?

谢建业心想若不是三郎脾气好,能逮住你哥俩揍一顿。

三郎的脑袋被山黄里的人打坏了。谢建业道,你们别跟他一般见识。

众人蓦然想起,谢琅也是被抬回来的。若不是他命大,就跟谢元一样了。

这样的三郎还要养小七,众人不忍再说什么。

谢建业看到大家伙的表情像是同情谢琅,而不是对他颇有微词,放心下来就开口问谢元的俩儿子,有没有商议好谁去山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