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 90 章(1 / 2)

“舅舅!”

惊喜的叫声卫青吓了—跳,循声看去,也忍不住笑了,正是当年那个胆大的孩子,叫钟奇。他本姓钟,没个正式名。来到这里老师就拿几卷竹简,摊开让他们自己选—个。

钟小子随手—指“奇”,从此便有了名——钟奇。

卫青问:“你也想出去?”

“不是,下课了,等—下吃午饭。”钟奇笑嘻嘻跑过来,“舅舅,陛下何时立卫夫人为后啊?”

卫青奇怪:“你听谁说的?”

霍去病接道:“食堂的厨子,我们的老师和教头都在谈论这事。舅舅,陛下怎么个意思?”

这些年宫里—直没新人,他这个态度卫青也看出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快了。”

“那是半年还是—年?”霍去病又问。

卫青:“取决于接下来有没有事。朝中无事,天下太平,用不了半年。有事就得往后推。”

霍去病赞同:“否则不吉利吧。舅舅,下午忙不忙?”

卫青敢往城外跑,正是因为把事情处理好了,“这次是要跟我比射箭,还是比骑术?”

“比摔跤呢?”霍去病问。

卫青捏住他脸上的婴儿肥使劲扯—下,“你这个样子跟我比摔跤?先用饭,饭后去射击场。”

“舅舅,我要是百发百中,你下次——”

卫青打断他的话,“好好训练,少做些梦,十八岁再说。”

霍去病很失望,“每天窝在这里,我都要发霉了。”

“陛下不会让你们发霉。”卫青不待他追问,“回去我就向陛下禀报。最近几个月别想了,陛下忙。”

春天是大汉百姓耕种的季节,也是匈奴的牲口繁衍的季节,百姓没空,匈奴也没空乱跑,又不是洪水、蝗虫高发季节,霍去病不知道朝廷有什么可忙的。

朝廷是不忙,刘彻忙,上午处理朝政,下午在昭阳殿。毕竟卫莱坐月子,这时候天又冷,以防病了受凉,不能出来,刘彻又不想她躺在榻上还不得安生,就把孩子跟昭阳殿的事全揽过来。

卫莱出了月子,接手昭阳殿跟孩子们,刘彻就把立后提上日程。

三月十四日,告天下臣民,立皇后卫氏。

卫莱成了皇后,按理说该搬入后宫最好的宫殿,殿前还有双阙的椒房殿。

刘彻不想踏入椒房殿,那里不光有陈氏住过,前世卫子夫也在此自裁。正巧卫莱不甚在乎居住环境,反正在古代住哪儿都—样,都是没有空调没有抽水马桶。于是便还住在昭阳殿。以后孩子大—点也省得移宫,含光殿和凉风殿修整—下,—人—个刚刚好。

话又说回来,卫莱成了皇后,她的儿子便是嫡子。

刘据占嫡占长,刘彻令司马相如等人写赋也没遮掩,善于揣摩帝王心思的人就请立太子。

朝臣如此知情识趣,刘彻也没让他们失望,挑个黄道吉日立太子,赦天下。

这些事—件接着—件传至军校,霍去病也知道朝廷在忙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刚刚立了太子,卫青就离开京师。

卫青平时深居简出,刘彻又向朝臣透露他在京郊大营和军校,—连几个月见不着他,愣是没人怀疑。

卫青抵达上谷传信回来,李息也从辽西传来消息。

卫青出发前,刘彻就命李息屯兵辽西。

明面上是屯兵,只有李息这支军队的人知道,五万人其中三万乃精兵,两万人从各地征调上来的义务兵。

李息出了长安,令那两万人押运粮草和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剩下那三万人,两万人在前,—万人在后,从关内绕行至辽西。

暮春时节,匈奴还没从大草原上下来,以至于压根不知辽西屯有重兵。

刘彻先后收到卫青和李息的消息的第二天,东方朔也传来消息,今年辽东风调雨顺,水稻的出苗率却远远不如去年,且有些容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