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1 / 2)

婢女上位记 屋里的星星 1303 字 10个月前

皇室子嗣年幼就启蒙,他懂的只会比寻常人家的四五岁孩童要多,所以,他听得出圣旨何意。

他有些茫然地问:“世子?”

他身边的嬷嬷脸色变了几番,看向摇篮中的付泽,也拧了拧眉。

自己伺候了那么久的小主子,早就把付铭当作了府中的小世子,而如今这圣旨一下,她们才恍惚中意识到,这个所谓的世子,不过一直是他们闹的笑话罢了。

付铭拉住嬷嬷的衣袖,不解地问:

“弟弟是世子,那我是什么?”

嬷嬷尴尬地扯着嘴唇,半晌,讪讪地说不出来,只能无奈地苦笑道:

“世、公子,日后,小公子才是府中的世子。”

付铭虽年幼,但他却知晓世子代表的含义。

就如同,他母妃和正院中的嫡母妃一般,同是府中的公子,可身份上却是差了一截。

年幼尚可不分你我,待日后长大,这便是见面即要行礼的差别。

这些话,皆是嬷嬷曾对他说的。

对他说,他的身份尊贵,与众不同。

可如今,这道圣旨却明白地告诉他,他根本不是什么世子。

世子,是他这个新弟弟。

付铭倏然咬紧唇瓣,他尚年幼,心中如何想,情绪难免透了些出来。

这时,张盛带人进来抱走付泽去走满月礼的流程。

付铭忽然问嬷嬷:

“他抢走了抢走父王,如今又抢了我世子的身份吗?”

他早就将付煜对付泽不同的态度记在心中,只是他年幼,不知该如何表达。

还未走出内室的张盛,将那个“抢”字听进耳中,他不着痕迹地拧眉回头看了一眼。

恰好撞见付铭仰头看向嬷嬷的视线,天真又残忍,似天生骨子中透着皇室的薄凉。

张盛忽然步子一顿。

嬷嬷立刻挤出一抹笑:

“大公子年幼,偶有失言,公公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第104章

嬷嬷到最后也不知,张盛有没有把那日公子的话告诉殿下。

殿下的心思素来不是他们可揣摩的。

谁也没想到,那日岐王府小世子的满月礼,会是近一年来,最后一场的庆宴。

这期间,卫椋寻回他的独女震惊了长安城,因为卫椋用了一个“独”字,是彻彻底底不承认卫翰的存在。

卫氏早就将卫钰上了族谱。

卫氏打的什么主意,卫椋心知肚明,姜韵上族谱那日,他只沉默了半晌,一言不发地默认了。

圣上身子越来越差,他不可能不为姜韵考虑。

若说这一年中发生最大的事情,那只会是圣上忽然驾崩,事发突然,朝中大臣皆未反应过来,连立储的圣旨都未下,那段时间,皇宫一片兵荒马乱。

卫椋几乎日日不沾府,他手握兵权,近乎长安城周围的军队皆听他令,他的一举一动皆举足轻重。

饶是姜韵待在卫府,都禁不住心惊胆颤。

似远远就听得见从皇宫中传来哭喊声,皇子内斗,消耗不知多少,那段时间,连宫墙都欲染上暗红。

新皇登基前一日,姜韵顶着夜色,来到书房。

“新皇登基,父亲可想过以后?”

卫椋眸色暗得似深渊,他只不咸不淡地说:“先帝在位,我忠于先帝,新皇登基,我就忠于新皇。”

姜韵轻轻拧眉。

她是知晓,付煜对卫椋其实并非那般满意,似对他的行事作风早就有了意见。

卫椋看出她在想什么,嗤得声摇了摇头:

“阿钰,你要知道,臣子和后妃不同。”

“他会要求后妃近可能地完美贴心,但当权者,却不需要一个十全十美的臣子。”

他叩着桌面,一字一句甚慢道:“尤其当这个臣子手握重权时。”

姜韵刹那间了然,她轻拧眉,将卫椋的话记在心中,低声道:

“是我短浅了。”

卫椋听不得她这般说自己,反驳道:“不是你短浅,只是有局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