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2)

gu903();“我的心里只有学习报国,目前没有恋爱想法。”

然而聂雪却摇摇头,掐灭室友们磕CP的苗头,反手拿起一张众人都看不懂的图纸开始研究起来。

小聂肯定是被庞津海这渣男的作风搞怕,现在对恋爱杯弓蛇影。

王淑惠遗憾地想。

也不一定高考成绩下来两人天各一方,没感情说不定也是好事。

徐美娟等女知青叹口气,也没在坚持撮合。

……

两天之后,考高成绩放榜的消息传来,安静一段时间的海家屯顿时又变得热闹非凡。

聂雪跟女知青们走出宿舍,就见到村里好些百姓拿着迎亲时用到的锣鼓唢呐等在门口,脸上喜笑颜开。

“老乡们这是?”

听到询问,手拿锣鼓身带红花的村民抢着回答聂雪的话:

“咱觉得聂雪同志肯定能高中,这是为回来路上庆祝用的。”

“村支书还准备鞭炮,到时候我们在村口放一片,沾喜气!希望以后村里多出几个跟聂雪同志一样有文化的读书人。”

“最近在家也没什么事情,我们都是抢到名额跟聂雪同志一起去看榜的护卫队!”

“预祝聂雪同志金榜题名!”

聂雪在海家屯的后几个月,一直为村里办实事:修机器,科普知识,预防洪水,免费送药……

在老底子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是活菩萨。

现在不能搞迷信给聂雪同志上香祈福,他们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给聂雪同志最大的支持。

“成绩还没看呢,整这么隆重到时候会不会尴尬。”

庞津海没想到自己散播聂雪是个学渣的消息却根本没人信,听到村民盲目为聂雪助威,他像是吃柠檬水,说话都带着浓郁的酸味。

他打算等会儿第一个冲上前去看成绩,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使出河东狮吼的力气宣扬聂雪不堪的成绩,最后趾高气扬去到聂雪面前,把这几个月受到的屈辱都返还给她。

庞津海想得很美,去镇里一路上的脚步都自带王八气场。

然而事实是,他来到长数十米的红榜前,挤开所有挡路的人,抬起眼从红榜最末尾开始搜聂雪的名字,数到自己那带有250总分的楷书黑体字,都没见到聂雪的。

怎么回事……难不成聂雪高考超常发挥走狗屎运还能考250以上?

正当庞津海皱着眉头心生疑惑之际,海家屯那群提着锣鼓鞭炮的村民也赶到现场。

“这么多人的吗,识字的都帮聂雪同志去看看成绩好。”

“这得有上千人吧,我们每人数一百名,聂雪同志的名字大伙儿都提前记住,放心!”

庞津海听到含着浓重乡土音的大嗓门对话忍不住朝那群他看不上的乡巴佬投去鄙夷眼神之际,在红榜前看成绩的几百号人却齐齐怔愣住,仿佛被按慢镜头一般,所有人的脑袋都往海家屯老乡们的方向转……

目光中全是地球人听说有飞碟一般不敢置信。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收拾渣男,哼哼o( ̄ヘ ̄o#)

第19章

庞津海纳闷地拍了拍旁边一个考生的肩膀低声询问:

“你们都看什么呢?”

这样询问的时候,庞津海只以为看成绩的队伍里来了什么了不得的领导,所以大家才反应这样大。

却不想被搭讪那人伸长了脖子向前张望,语带钦佩道:

“看什么,当然是看高考状元啊!我们镇有人考了480分!听说省报社听到风声这两天就要过来采访,连教育局领导好像都要过来!”

77年第一次恢复高考,虽然各省高考试卷内容不一,但基本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北京传出录取线文科330,理科360,而他们兰花镇的聂雪同志居然考出了480的惊天分数,这成绩就算是顶级学府清大、北大,那也是想报什么专业就选什么专业,而且说不定各大学校老师要抢人的节奏。

最最叫人敬佩的是,这个聂雪同志她数理化全满分,只有语文与政治被扣了20,要知道这数学试卷可不是一般难度,多少学生折在上面,有些人盲猜ABC也只有个位分!

“这届考生牛逼的人是真牛逼,听说芝省一个女知青,语文考了99,拿下了满分作文!”

显然所有学生都很激动,真恨不得这些天才的智商分给他们哪怕一点点。

“我们省文理科状元居然都是女同志吗……哎,难怪主席同志说,妇女能顶半边天……”

庞津海听到这些人的八卦,大致明白了人家的意思。

原来兰花镇出了理科状元,而且状元好像正好来了,所以他们才一个个想要瞻仰状元的风采。

这就跟古代人看状元游街一个道理,总希望自己多看看天才,沾沾喜气也好。

“状元是哪个啊?”

庞津海学着附近的人也探出头去,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具体信息,因此也无法判断。

“我也不清楚,但红榜上写着,人家就叫聂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