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 / 2)

大唐捉妖司 雪儿格格 1610 字 10个月前

孟仲阳非常高兴,用力笑着点头,就在这时周泽发现,孟仲阳的左手手指也缺了两根,一个小指一个无名指,缺损的边缘带着不规则的锯齿。

“那好,我们就尝试着回答几个问题,你左手小指和无名指,看起来是被撕咬掉的,带着齿痕,不过齿痕更像是犬类,你被狗攻击了?”

孟仲阳点点头,飞快地书写着。

没想到写了几个字,他竟然用着非常上手,写字的速度不慢,配合尺子也不担心写出去。

“回明府的话,我饿极了,去讨吃的,被一个富户放狗咬伤的,不过那人给了我两个馒头,我没饿死在路上,不算亏。”

周泽一顿。

看着孟仲阳唇边满足的笑容,似乎回想起当时自己最饿的时候,虽然受伤,但是得到馒头的情形还是让他庆幸。

如此境遇,此人还如此满足,性情还算不错,周泽接着问道:

“从离开合江开始,你能想到的都写一写吧,不用急慢慢来,回忆起多少写多少!”

孟仲阳点点头,稍微想了一下,开始动笔写道:

“年初元月,我准备跟绵水县的一个同窗,一起进京,去白鹿书院苦读几个月,那人叫孟笑奕,因为同姓所以走的比较近。

我离开合江之后,与孟笑奕启程赶往京城,同行的还有一个绵水县的孙秀才,全名我不知晓,就在元月十七登船的当夜,我睡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再度醒来,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更无法说话,摸了脸上和嘴里,才发现没了双眼,舌头也被割了。”

写到这里,一页纸已经写满。

周泽没有出声,内心非常复杂,不断想着之前那个疑惑,到底什么仇怨,能下此毒手?

江上杀人抛尸,或者趁着他昏睡,推下江去,岂不是更不引起怀疑?

第42章咦,这人看着眼熟

有人帮孟仲阳换了一张纸,他继续书写,周泽收起心思,站到孟仲阳身侧。

“见我挣扎,有人按住我,解释过后我才知晓,恩人是船家,他们发现我飘在水上,身上都是血,醒来那日,已经在船上昏睡了十几天。

不过船家不识字,无法沟通,当船靠岸的时候,他下去要准备补给,我等了很久没回来,我想找人问这是哪儿,又是比划,又是地上写字才知晓,那是广元县。

我想借纸笔,写出合江的地名,不过没人帮忙,毕竟遇到的都是船夫,也不可能随身携带纸笔。

不过再回头,我已经找不到恩人的船,无奈之下我捡了木牌,用指甲抠出合江两个字,一路问询,一路讨饭往回走,走了七个月才回到合江。”

孟仲阳写的不快,如此平淡地讲述,仿佛是别人身上的事儿。

周泽侧眸看向薛平,指着孟笑奕的名字。

“此人之前是否查过?还有孙姓的秀才,你们可知晓?”

薛平摇摇头。

“孟仲阳之前写的字迹我们无法看清楚,名字我们理解的有误,不过孙姓秀才查过,绵水县只有一个姓孙的秀才,已经年过三旬,在绵水县开设私塾,今年未曾离开绵水县。”

周泽微微蹙眉,孟笑奕的那个友人,很可能是杜撰的,不过这个孟笑奕还是可以查一下,毕竟是孟仲阳同窗。

“孟仲阳你说与孟笑奕同窗,是在何时何地一起读书的?”

孟仲阳换了一行,赶紧作答。

“三年前,父亲还在世,我曾去泸州书院读了一年,与孟笑奕就是那时相识的,只知他是绵水县人,家境贫寒,离开泸州书院后,我们也一直通信来着。”

听到这个,周泽眼前一亮。

“书信可还保存?”

孟仲阳点点头,从怀中摸摸索索拿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摞信笺。

周泽赶紧拿起来信封,上面抬头写着:敬烦费神转缴合江县南街北秀才孟仲阳。

落款是,泸州书院孟笑奕寄。

信封上没有别的特殊标记,字迹洒脱笔锋犀利,再看了几个信封,上面的落款,除了泸州书院就是绵水县。

周泽抬眼,追问道:

“孟笑奕一直在泸州书院读书,还是跟你一样,只是去求学一段时间。”

孟仲阳早就准备好书写,这会儿用着还算便捷。

“孟笑奕在我之后离开泸州书院的,在泸州书院求学了一年半,他回绵水县就是将家中能变卖的都变卖了,这才与我相约,一同赴京。”

一时间周泽有些沉默,临时起意?

周泽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不过一股不好的预感,萦绕在周泽心头。

“那孙秀才的相貌,你能描述一下?

比如身高,他比你高还是矮,胖还是瘦,肤色白皙还是黝黑,脸上手上是否有明显的特征,痦子疤痕都行,口音是哪里的?”

这回,孟仲阳停顿的时间有些长。

似乎是认真的回忆了一番,这才动笔写道。

“孙秀才看起来,比我们年长四五岁,肤色比我和孟笑奕黑些,身高比我矮了半头,看起来比我魁梧,他的右手腕部有一道伤疤,看着十分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