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1 / 2)

娇妾为宠 酒窝蟹 1676 字 10个月前

姜行舟刚进皇宫,就听御前的太监们说太子和太孙殿下都来了,心里头便知道太子定是得了消息,所以赶在他前头来负荆请罪了。

虽起不了大的作用,可到底也能落得个知错就改的美名。

姜行舟进殿后恭敬的行了礼。

“儿臣给父皇请安。”

景和帝沉声问道:“你们兄弟来的倒是齐整。”

姜行舟唇角紧抿。

“父皇,儿臣刚刚听闻江南水患一事,所以特意前来请父皇的旨意,儿臣愿意为钦差大臣亲赴江南赈灾。”

这话一出,殿中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太子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十六弟初初接触朝政,于这些事上并不精通,依着儿臣的愚见,父皇不如选了有经验的老臣前去赈灾才更为稳妥。”

姜行舟冷哼一声,丝毫不给太子面子回怼道。

“太子此言差矣。世上之事没人生下来就会的,太子监国不也是如此吗?父皇都没追究太子犯下这样的滔天大错,为何我不能去赈灾。”

姜行舟跪直了身子,朗声道。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此次水患影响过大,必得要有镇得住场的皇子前去才行。且赈灾一事皆都有旧法可循,只要依章办事定能挽回朝廷的颜面,维持江南的安定。”

景和帝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他。

姜行舟继续道:“儿臣自觉行事公正严明,刚正不阿,在儿臣手下决计不会出现贪腐一事。所以儿臣自荐前去赈灾。”

此次江南水患,影响深远。若是处理的好也就罢了,若是处理的不好,江南若是乱了,大渝的天下离乱也就不远了。

天下若乱了,吃苦的还是百姓。

所以姜行舟这次势在必得。

殿中掉针可闻,景和帝并不急着答应,目光在姜行舟和太子的身上来回晃悠着。

就在他要开口的时候,姜郁又开了口。

“皇祖父,孙儿愿同十六叔一道去江南赈灾,孙儿久在京中,早想出去历练一番。此次江南水患,孙儿得知后也是寝食难安,惟愿可以替灾区的百姓们多做些事,以求心安。还请皇祖父成全。”

景和帝默了默。

“太子监国不利,隐瞒水患在前,治理不当在后,现撤去监国之权,以观后效。”

他的目光在姜行舟的脸上停了片刻,见他神色坚毅,便道:“现认命睿亲王为赈灾大臣,太孙姜郁随行,即刻前往江南赈灾救民。”

姜行舟磕头行礼。

“儿臣领旨,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又起身道:“事情紧急,儿臣回去收拾下,连夜就赶往江南。儿臣告退。”

姜行舟急急离去,太子父子也跟着一道退下了。

姜郁紧走几步追了上去。

“十六叔好灵通的消息啊。”

姜行舟脚下步子一停,目光落在他受伤的左臂上,冷声道:“我要是你,就乖乖的留在京城里养伤。”

姜郁面上有着怒色,可却不敢发火。

“你......”

姜行舟转身走了几步,又回身道:“此次你跟着去本王没意见,只要你安分守已,本王很乐意教你些东西。如若不然......”

他冷冷的目光似是毒蛇一般攀上了姜郁才将好了右臂上。

等人走远了些,姜郁才咬着牙看着他的背影道。

“姜行舟,你给我等着。”

养心殿中人一走后,复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景和帝像是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软软的瘫在龙椅上。

褚泉上前给他揉着额角。

“皇上,您就放宽心吧。王爷他为人耿直,想来定能平定江南灾情的。只如今您夺了太子监国之权,少不得又要劳碌起来了。”

......

余家。

余则成从衙门回来后,见家中无人,又冷锅冷灶的,登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拿了藤条坐在屋里。

待天色黑透了之后,才见冯芷仪行色匆匆的从外头回来。

冯芷仪刚一进屋就看到面色阴沉沉的余则成坐在桌旁,手里还拿着藤条,她当下就吓的瘫坐在了地上,哭着求饶道:“我...我只是...家里有事...稍稍耽搁了些...则成,你不要生气,我这就去做饭......”

她刚扶着门框站起来要往厨房去,却见余则成一个箭步冲了过来,一把揪着她的头发将人给甩在了地上。

跟着便有无数的藤影落下。

“说...你到哪儿去了?你是不是在外头有什么相好的姘头了?”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我娶你回来就是让你伺候我的,你既不能替我余家延续香火,现在连端茶倒水做饭这样的活都做不周全,我还要你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