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 / 2)

朱砂痣 侧帽饮水 1671 字 10个月前

“免礼。”皇帝的声音有些发闷。

楼知春跟着李韬起身,二人退到了一边。

不说燕王和太子,叶廉、齐震,几位阁老都在,在这些位高权重者当中,还有一个格格不入之人。

那就是刑部的唐渠。

唐渠恰好站在楼知春的对面,他肃手而立,丝毫不东张西望,脸上也是面无表情。

其实唐渠模样不差,就是脸太臭了,瞧着有些欠打。比如此时此刻当着皇上的面,身为官员的确该有几分肃容,可看他那张脸,竟比皇帝还沉似的,简直好像......他才是这群人的头头。

怪不得刑部的张铭轩不待见此人,毕竟张铭轩最爱摆官威,哪会愿意给人抢了风头。

人到齐后,皇帝便开口让身旁的海德英讲明情况。

楼知春见皇帝半合着眼的样子,险些就以为他睡着了,看到对方手中转动不停的佛珠,才知道他其实是醒着的。

事情大概是这样,巡逻的侍卫在东宫的井里发现一具女尸,女尸的身份是一名叫作顾善德的宫女。

这个宫女之是长公主的亲信,皇上和皇后都叫的出她的名字,在宫里算是很有头有脸的了。

经过初步察看,发现这个顾善德死前竟然还被人奸.污过,这一下,就使得事情变得更加恶劣了。

杀人,再加祸乱宫闺,又是发生在东宫。

楼知春轻轻吐出一口气,暗道:麻烦了。

他侧头觑了李韬一眼,见对方垂眸望着地上,一副平静无波之态,不禁嘴角一撇。

若非旁边站着别的官员,又是这样的场合,楼知春肯定会忍不住问他:这事不会也是你搞的鬼吧?

第24章偶遇

此事长公主定然要追究,而眼下最大的嫌疑人,虽然没人敢说出来,但有不少人明摆着觉得是太子。

事情涉及到太子、长公主,调查起来困难重重,皇帝自然不是一般的头疼。

听到这个部分,楼知春已经大概猜到唐渠一个五品官出现在这儿的缘由了。

忠勤伯和叶廉先表态,意思是把这事儿轻轻揭过就算了。如今知道这事的人也不多,传出去又不好听,说白了就是死了一个宫女,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大损失。

可是太子第一个就不干了。

若真是不明不白地揭过,他就永远都是嫌疑人了,更不提尸体是在东宫给人发现的。太子的意思是有人想栽赃东宫,其心可诛。

楼知春觉得,叶廉他们的这个提议虽然是个馊主意,却不失为弱化损失的上策,可是,想这么干没那么容易。

毕竟还有那暴脾气的信阳长公主,就算是皇上,对上那位长公主殿下都有些招架不住。

楼知春合理地怀疑,皇帝今夜急召各路高官商议此事,长公主肯定不知情。

既然案子压不下去,那就只能查个清楚了。

皇帝缓缓睁开眼,望向了唐渠:“海德英昨日向朕推荐刑部的唐渠,说他查案很是厉害,所破案宗不下数百。”

楼知春一愣。

他方才已经猜到唐渠在此的缘由,却没想到,引荐唐渠给皇帝的人,竟然是海德英海公公。

海德英和唐渠竟然有交情

想到这儿,楼知春瞥了上首低眉顺眼的海德英一眼,皱起了眉头。

海德英是皇帝的大伴,总管宫中内务,素来不对朝中任何一方势力表现亲近,只对皇帝一人忠心,好端端地,他推荐唐渠来查此案,是顺着皇帝的意思,还是受了谁的指使?

“唐渠,朕若让你查这个案子,你能不能把事情办好?”皇帝问道。

“臣定当竭力。”唐渠俯首行礼。

一般人碰到这种案子,头都要大了,不是说案子本身多难,而是这些相关当事人都太要命了。

皇帝发话了,本来就没人敢推拒,不过,看唐渠那个样子,接这个案子八成也不勉强。

他若办得好,自然能得皇帝青眼;若办不好,多半是乌纱帽不保。

一番话下来,皇帝似乎已经有些累了,摆摆手道:“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吧,燕王和太子都回去吧,阁老们也请回。”

楼知春嘴角一抽。

这个时辰,再过一会儿就要上早朝了,还回去个屁啊。

皇帝起身,往旁边走去。

此时,他座椅旁的屏风后,走出了一人,她穿着华丽的宫装,眉眼唇鼻无一不是精心描摹,却仍然遮掩不住岁月的痕迹。

楼知春看到那女子径直上前挽住了皇帝的手臂,既亲密,又有种......说不出的强势。

他眸光一动,反应过来。

这位,大概就是如今风头无两的万贵妃了。

真没想到,这种场合,皇帝竟然也让妃嫔待在后面听他们讨论。看来,万贵妃盛宠还真不是谣传。

楼知春目光一转,瞥见方才一直装瞎的李韬此时正不动声色地看着那位万贵妃,神色间......有几分肃杀之意。

他眨了眨眼,再看对方,却又什么都没有了,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他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