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1 / 2)

朱砂痣 侧帽饮水 1688 字 10个月前

“不过,此人并非毫无价值,”李韬嘴角微勾,抬手扣了扣桌面,“有件事,太子殿下恐怕不知道,此人和万鹏认识,还对万鹏有恩。万鹏攀附上燕王之前只是无名之辈,唐渠救过他的性命。”

谢胥心念一转,暗道:这种事,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唐渠心气高傲,第一个想到的靠山就是东宫,显而易见,燕王之流在他眼中并非是天子正宗,不过,殿下这次若是拒绝了他——”李韬一顿,突然就不往下说了。

谢胥眸光一动:“那他就只能去求万鹏帮忙,让万鹏把他引荐給燕王。可是老师,这么做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我说了,燕王刚愎自用,他若把唐渠纳入门下,时日一长必生龃龉,”李韬道,“此人若是能给燕王殿下添点堵,就不能说是全然无用。”

谢胥目光微闪,李韬看得很准,要与燕王斗,最要紧是耐性,这也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

过了片刻,他摸着手中茶杯的边缘道:“可老师又怎么能确定,燕王就一定会将此人纳入麾下呢?”

李韬望着他:“万鹏如今是燕王宠臣,燕王又好豢养食客,唐渠毕竟有才干,若万鹏去开这个口,燕王定会点头。”

半个时辰后,谢胥与李韬说完话,便戴上兜帽,向他告辞。

船身一晃,有另一人自门板后面慢慢踱步而出。

这个人一身船夫的打扮,摘下草帽后,却露出了一张与这身行头格格不入的白皙面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楼知春。

“侯爷厉害,三言两语把当今太子爷唬得一愣一愣。”楼知春朝李韬拱了拱手。

李韬并不和他一般见识,抬手一指前面:“坐。”

楼知春放下草帽坐下,自己给自己倒茶:“先帮太子扳倒燕王?怎么不先对付太子?他一个新立的储君,根基不稳,总比兵强马壮的燕王好对付吧?”

李韬:“别忘了,太子背后还有皇上。再者,当今太子和燕王相反,天性多疑。”

楼知春接道:“你的意思是,他如今还没完全信任你?只有帮他扳倒了燕王,才能让他的心彻底定下......”

他一顿,啧了一声:“太奸了!”

李韬闻言,凉凉地看了他一眼。

楼知春摆手:“你别这么看着我,我可算你半个恩人。”

李韬嗤笑:“不知所云。”

楼知春却从衣襟里掏出一张薄薄的诗笺放在桌上,伸手在上面点了点:“你看看,这是你侄女的东西吧?要不是被我捡到,谁知道会不会給居心叵测之人拿去做文章......”

李韬原本只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过去,看到上面的字迹,却倏然变色。

他伸手按在纸的一角,垂眸扫了过去,眼睛微眯。

李宜华的字迹他看过。

这是谁替她写的,不言而喻。

楼知春没想到他会是这个反应,一时摸不着头脑:“侯爷?”

李韬却突然抬眸,朝他一笑:“楼大人有没有兴致——到我府里去尝一尝一品红?”

楼知春一愣。一品红乃是酒中极品,他作为一个酒痴,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却之不恭。”

谁知道二人一赶到木樨堂,李韬却让他看字:“你精于此道,替我看看,这诗笺上的字和这书上的落款是不是同一个人所写?”

楼知春想问一品红在哪儿,对上李韬凉嗖嗖的目光,嘴巴一张开就又闭了回去。

他看了眼李韬手中那本书,一见是苏宿的《奇星集》,神色一顿:“侯爷竟还有这个……”

《奇星集》是苏宿的名作,写的是他早期游览北地时的见闻,大海名山、异方殊类,铺排描写,表现出北地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一度引发了大庆士子的北地游潮。

既然是经典之作,市面上誊抄的版本早已不知几何,自然也不稀奇,可楼知春翻开一看,只瞄了几个字就变了脸色。

这哪里是誊抄的,李韬手中这本明摆着是原本,就是苏宿亲手写的初稿!

奇了怪了,他这是从哪里搞来的?

楼知春觑了对方一眼:“侯爷说的......是哪个落款?”

“看右下角。”

楼知春朝李韬指的地方看去,果真在正文右侧看到两个小字——知蕴。

他咝了一声,俯身凑近细看:“这是......女子写的吧?苏大人的真稿里怎么会有......”

话没说完,就给李韬淡声打断:“你只要告诉我,这两个字和这诗笺上的字是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楼知春一滞,暗道:你这是求人帮忙的态度?

他细细看了会儿,心中一动:“这字帖上的字摹的......是楷体,看起来,写字之人似乎是......有意遮掩本来的字迹。”

李韬眸光一闪,又听他接着道:“不过,每个人写字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这不是想遮盖就能遮盖的,问题在于侯爷让我对照的只有‘知蕴’二字,就算是书法大家尚鸣在世,恐怕也无法仅从两个字里辨出字迹,写这小字的人就没有其他字了么?”

李韬轻叹了一口气:“若是有,就不必请你过来了。”

他那眼神分明在说:要你何用?

楼知春则倒吸了口气:“侯爷,我这大老远跑过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一品红你怎么说总得赏我一口吧?”

此时,他的眼神明明白白在说:你不至于这么王八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