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6章】真假苏临风(1 / 2)

黄术 豫东醉客 2584 字 7个月前

www.biquxsw.cc,黄术 !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苏临风在放翻了几个侍卫以后朝着圣上缓缓走了过去。

“你,你。”圣上以为苏临风要行凶犯上,吓得连忙朝侍卫们的身后躲去,那些大内侍卫们自然是纷纷拔刀在手严阵以待、迅速在圣上面前筑起了一道人墙。

“圣上勿惊,苏某不过是临行前尚有几句话要说而已,绝对没有歹意--苏某如果想要犯上的话,这些侍卫们也是根本阻拦不住的!”

苏临风淡然平静地说道,“这是当初圣上赐给苏某的御扇一把,现在苏某奉还给圣上。那把尚方宝剑苏某没有带在身上,改天当由辅国老将军代为奉还。”

说罢,苏临风慢慢从袖中取出那柄玉石为骨、黄绫为面的御赐扇子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

“爱卿你,你这是?”圣上见苏临风并不是要行凶弑君,终于放下心来,一脸迷茫愕然地看着苏临风。

“苏某本是山野少年、一介布衣,承蒙圣上隆恩,竟然能够获封将军与王侯的尊号。虽然只是空衔虚职,却也让苏某有幸见识到庙堂重臣、牧民官吏,让苏某知道了大晋官场的种种情况,苏某在此谢过圣上隆恩!”

苏临风把话顿了顿,“苏某此去,今生再不进宫面圣,算是永诀。临行前苏某还有几句逆耳之言,不知圣上可愿听否?”

“爱卿但讲无妨,朕绝不见怪就是。”圣上见苏临风一脸的决绝之意,很是愕然地看着苏临风。

“当年夏桀商纣同样坚信江山永固、可传万世,但事实证明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梦呓痴言罢了。吾观大晋外患事小、内忧更剧,稍有风吹草动必然江山易主,期盼圣上能够重整吏治、施恩于民,否则圣上极有可能是为大晋最后一君耳!”

苏临风一撩下摆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对着圣上大礼相拜,然后站起身来,“言已至此、圣上珍重,苏某去也!”

说罢,苏临风冲着在场的文臣武将们拱手施礼一圈,然后转身就走。

“爱卿何须弃朕而去耶!”

“忠义王且慢!”

“临风兄弟稍等。”

圣上与部分文臣武将纷纷叫嚷了起来。

镇东将军张超群与左翊卫将军王世博更是高声表示也要辞官去职。

苏临风不得不驻足停步,转过身来冲着张超群与王世博叫道:“两位兄长不可鲁莽,率军镇守国门亦是造福于民,只要不把刀枪对准大晋的子民百姓就好!可记兄弟之言,以期他日相会!”

说罢这些,苏临风再也不肯多说一字,拱手还顾半圈立即转身而去、再不回头。

在场之人看清了,苏临风虽然是面带笑容地从容而去,但明净清亮的虎目中分明有泪珠打转盘旋,只不过是苏公子睁大眼睛尽力不让泪珠滚落而已!

如血残阳将苏临风的背影拖得越来越长,继而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就在这时,圣上的脚下地底深处突然传来沉闷的响声,然后像有巨大的石磙在地下滚动一般,轰隆隆直朝苏临风离去的方向一路追去。

一些懂阴阳玄术的大臣刹那间脸色苍白如纸,心里面极为惊骇--因为这正是阴阳玄术、野史轶事中所说的“地龙游走、王气不再”!

“快,老臣叩请圣上速速派人务必把苏公子给追回来!”与钦天监监正私交甚好的左丞相李直急切地叫了起来,“风才响动是为地龙游走,苏公子此去必然会带走大晋的王气!”

见左丞相李直率先开口,其他学富五车、深谙阴阳的大臣亦是赶快躬身附议,表示苏临风虽然清高多刺、不好驾驭,却是大晋栋梁巨柱,栋梁巨柱若失则大厦危矣。

正当圣上犹豫不决,思虑着究竟要不要派人追回那个身怀异术、关键时候能够力挽狂澜、却偏偏不好驾驭的苏临风的时候,原本明净如洗的天空突然划过几道闪电、响过数声炸雷。

其中一道闪电犹如龙爪一般从空中伸向大地,紧接着炸雷轰隆隆响个不停。

正当众人惊诧于晴空响雷、不见落雨的时候,一个大臣突然指着东北方向叫了起来:“不好!太庙方位好像起火了!”

圣上与众臣急忙回头去看,果然发现太庙上空已经是赤焰如炬、浓烟滚滚。

“快,太庙救火!”

由于事发过于突然而蹊跷,圣上震惊之下高声叫道,亲自在众多大内侍卫的簇拥下匆匆忙忙朝太庙赶了过去。

太庙当中早已有许多人在急匆匆地泼水救火,无奈天雷引燃、火势太大,再加上事发得过于让人猝不及防,所以众人虽然是不要命地向前救火,无奈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眼睁睁地看着高大巍峨的太庙大殿在浓烟赤火中很快就只剩下残垣断壁,圣上与文武百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极为震惊。

先是地龙滚滚而去,紧接着又是太庙被天雷击中起火,这一切来得也太过突然、太过离奇也太过巧合了。

“快,龙辇侍候,忠义王必然尚在辅国将军府,朕亲自前去相劝挽留之!”

圣上虽然不到用人之时绝对不希望看到苏临风,但见苏临风且泪且笑地转身离去后立即地龙游走、天现异象,为了先帝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决定乘辇追去。

可惜的是,等到圣上率人赶至袁方府上时,听说苏临风早已纵马离开,此时恐怕已经出了洛阳南门。

苏临风带着韩玉婧和婉儿朝着父母所住的清风县赶去。

路上,韩玉婧告诉苏临风,说是她想要前往翠华山看看她的父母亲人,自从其父云麾将军做了翠华山的山神以后,作为女儿的她还从未前去祭拜过。

苏临风立即点头应允,表示这是孝道人伦大事,理当前往探视,再说自己一介布衣、不虑国事,正好可以陪着婧儿前往翠华山。

但是,在此之前须先回家中禀过父母,让婉儿暂且安住于家,并且托人将那把尚方宝剑送往辅国将军府,让老将军代其奉还圣上方可起程前往。

一行三人不过数日便到达清风县的家中,苏临风将相关事情处理妥当以后便禀过父母,就带着韩玉婧一块朝翠华山赶去。

苏临风和韩玉婧两个人离开清风县的第四天中午,眼看太阳当头、腹中空空,而前面就是一家规模颇大、相当干净的酒楼,苏临风便与韩玉婧并肩走了进去。

两个人刚刚到桌边坐下,还没有等到店伙计前来招呼,就见一个与苏临风年龄相仿、高矮相似的书生握着一把佩剑急匆匆地来到了苏临风的身边。

“这位兄台且请借一步说话。”那个与苏临风同样穿着淡青色粗布棉袍的书生在苏临风耳边轻声说了一下,不由分说地拉起苏临风就朝店外走去。

“婧儿稍候,苏某去去就来。”苏临风见那书生很是焦急的样子,于是便吩咐韩玉婧且坐稍等,同那书生一块走了出去,跟着对方来到较为偏僻的一株大柳树下面。

“敢问这位仁兄尊姓大名,叫苏某出来有何见教?”苏临风朝对方拱了拱手,很是不解地看着对方,实在是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曾经见过这个书生。

“嗨,我说兄台你总得讲点儿规矩好不好?凡事都有先来后到之理,既然‘苏某’先到此县,兄台你换个县治,别在这儿拆台啊!”那个与苏临风年龄相仿、身高相似的书生很是不满地小声说道。

“这个?”苏临风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地看着对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